2021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新营中学七年级上册开学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新营中学七年级上册开学语文.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新营中学七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班级: 学号: 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4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烟囱(cōng) 透彻(chè) 香喷喷(pēn) 千钧一发(jūn)B.惬意(qiè) 埋怨(mái) 汗涔涔(cén) 养尊处优(chǔ)C.剥削(xuē) 爱憎(zēng) 居庸关(yōng) 锲而不舍(qì)D.萦绕(yín) 憔悴(cuì) 刹那间(chà) 万象更新(gè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蜡月 喧哗 同心胁力 皓月当空B.锻练 渲染 博彩众长 和颜月色C.书藉 宣泄 出奇制胜 出其不意D.诞生 寒暄 再接再厉 历历在目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典文化精华无限,我们应该在传统文化中______营养和智慧,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在______的书的海洋里,接受古人逸飞的豪情、横溢的才华、博大的胸怀、独具的人格的______。A.汲取 浩瀚无际 熏染B.汲取 浩瀚无际 熏陶C.汲取 广阔无垠 熏染D.汲取 广阔无垠 熏陶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香港出现的一系列暴力事件,正是一些人引狼入室,煽风点火酿成的恶果。B.敖丙的邪念也无可厚非。因为他背负着其父的愿望——复兴龙族,背负着整个龙族的使命。C.我们这些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D.祸港乱港头目的图谋绝不可能得逞,作恶者必将自食其果。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8月4日上午,新营中学党员教师志愿者前往城建花园社区和新城社区,开展党员志愿者和百名教师访千家。B.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将“旅游富市”提升到战略高度,着力打造“旅游之城”,为民宿发展提供了土壤。C.“利奇马”已致大约535.5万余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157.5亿余元。D.日照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海滨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6.依次填入下面的一段话中序号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当秋叶飘落的时候,当白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①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②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人眼中如此绚烂的春天在朱自清先生笔下又会是一番怎样的盛景呢③新学期第一课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④春⑤,去找寻答案。 。;?《》 ,;。“” 。,?“” ,,?《》7.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是( )①青少年是体育与运动的生命力所在,是运动项目长效发展的基础。②让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得到延续,量身打造各级各类赛事活动,让青少年爱上体育。③缺乏体育运动让我国青少年存在近视、肥胖、心理健康隐患等问题。④要高度重视体育在保障青少年身体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⑤要创造接触体育运动的机会,让青少年认识体育,完善体育技能等级标准。⑥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在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交流会上表示。A.①②③⑥④⑤B.①③⑥④⑤②C.③①⑥④②⑤D.③⑥⑤①④②8.下面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看到您老99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高兴,祝您长命百岁!”B.最近我们班好多同学都特别垂青余光中先生的作品,今天早读的时候,大家还在读《乡愁》。C.暑假里,爸爸想去登山,儿子想去游泳,父子二人磋商半天,也没有达成共识。D.提到自己的母亲,儿子动情的说:“家母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9.下列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A.“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这里的“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他们分别被尊称为诗仙和诗圣。B.冰心被称为“世纪老人”“文学祖母”,她的诗集《繁星》和《春水》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C.《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被鲁智深当街所杀的开肉铺的镇关西,二是被武松所杀的开药铺的西门庆,三是被林冲所杀的开酒铺的蒋门神。D.《三国演义》中人物很多都有绰号,如“卧龙”是诸葛孔明、“凤雏”是庞统、“美髯公”是关羽、“小霸王”是孙策、“常胜将军”是赵云。10.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补充历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下列诗句和节气相关的一项是(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1.用课文原文补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2)敞开你善感的心扉,尽情领略春天的美好。初春的小雨、草色是那样美妙动人:“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杜甫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苏轼是“ ,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 ”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诗句“ ,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抒发了边塞生活的寂寞孤独之感。不少人将“秋”与“愁”等同起来,刘禹锡却是以乐观的心态写秋,他说“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词》)(4)天行健, 。(《周易》)(5)却看妻子愁何在,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6)人们常用杜甫的“ ,润物细无声”;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来赞美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7)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的作品,如李白《赠汪伦》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 ”运用拟人手法将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虽也言离别但情调豪迈,“海内存知己, ”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高适《别董大》中“ ,天下谁人不识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8) ,轻烟老树寒鸦。(白朴《天净沙•秋》)(9)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10)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二、阅读理解(30分)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小题。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注:本词是苏轼46岁被贬湖北黄州游清泉寺所作。(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分析。 (2)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①俄有老父至 ②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2)翻译句子: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 (3)阅读此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槐花飘香申琳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槐花香,香在枝头。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香!”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槐花香,香在嘴里。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镰刀。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手起镰刀落,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底……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眼看着母亲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一阵风吹过,树上扑簌簌飘下来一朵朵槐花,落在农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的饭碗里、头发间。前几天,妻在郊外农村办事,买了一袋槐花回来,母亲惊喜地拌上面粉做了一顿槐花蒸菜,调料依然是浇了芝麻油的蒜汁。看我埋头吃得津津有味,儿子也拿筷夹一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味道。父亲一旁笑吟吟问我:“还记得家门口那棵背靠着吃饭的槐树吗?”三十多年前的情景,如今讲起仿佛就在昨天。槐花香,香在田间。三月槐花开时,麦苗才刚打苞,农活并不算忙,勤劳的农民却总也闲不住,开始把家门口攒的绿肥一锹锹挖起来,装在牛车上拉到田头。伯父家的绿肥堆边有棵槐树,他用锹挖绿肥,总有一些槐花飘落绿肥里、牛车上,星星点点,如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花。那些日子的傍晚,等我放了学,我牵牛,伯父拉着一车绿肥,缓缓走过槐花飘飞、清香四溢的村庄。如今,伯父去世快一年,他院内的那棵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在这座江南城市,不知是谁,在小区墙角种下一棵槐树。也不知何时,我突然抬眼看到它就近在咫尺。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28日12版)(1)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①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它们使出浑身的力气。急火火地穿上盛装,枝头上挂满了一串串槐花,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剔透,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从修辞的角度) ②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从词语运用、细节描写的角度) (3)本文第七段写了现在吃槐花蒸菜的事,看似与全文整体回忆过去往事的基调不符,你怎么认为?请说明理由。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三、作文(50分)15.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给学生提供了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待定的情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规范行为。但生活也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老师,时时刻刻传授给我们知识。我们人生的一切经历,诸多遇见都可以教给我们很多知识与道理,可以说生活处处是课堂。请以“这也是课堂”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记叙文;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1.A2.D3.D4.C5.B6.A7.B8.D9.C10.D11.(1)非淡泊无以明志(2)草色遥看近却无(3)但愿人长久 春风不度玉门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我言秋日胜春朝(4)君子当自强不息(5)漫卷诗书喜欲狂(注意“漫”字写法)(6)随风潜入夜 蜡炬成灰泪始干 化作春泥更护花(7)不及汪伦送我情 随君直到夜郎西 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8)孤村落日残霞(注意“孤”的写法)(9)山重水复疑无路(10)路漫漫其修远兮12.(1)山下溪水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生出嫩绿的芽儿。松林间的沙路,仿佛刚洗过,一尘不染,异常洁净。蒙蒙细雨中传来了子规清脆的鸣叫。描写了一幅清新自然,充满生机的画面。(2)下阕写门前流水尚能西流,不要因为自己满头白发而慨叹光阴易逝,表达了词人虽处逆境而老当益壮(不服年老)、自强不息(旷达进取)的精神。13.(1)①一会儿,不久;②用。(2)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3)老者的角度: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鲁人的角度:虚心求教的人应积极动脑筋,决不能盲从别人的意见。14.(1)本文通过描写与故乡槐花相关的“香在枝头”“香在嘴里”“香在田间”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情。(2)①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农历三月的槐花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迅速盛放的状态以及槐花鲜艳明媚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②这句话通过“歪过头”“跑”“等”“抱”“站”等动作和“快熟了吧”的语言细节描写,写出了大孩子和小孩子对槐花蒸菜的期待与渴望,表达了孩子们对槐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槐花的怀念之情。(3)本文第七段写了现在吃槐花蒸菜的事,与全文整体回忆过去往事的基调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作者通过描写家人现在吃槐花,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槐花飘香不仅仅是过去的事,也是现在的事。这更好地体现了作者和家人对故乡的怀念,对槐花的喜爱之情。(4)文章最后一段与文章标题“槐花飘香”形成文题照应,与首段“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形成首尾照应。最后一句话点明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槐花的深切怀念之情。15.这也是课堂在生活中处处有课堂,除了在教室内我们学到的内容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外面学到课堂内所学不到的知识,同时还可以让我们体验到生活并学习。在前几个星期,我们学校举行了持续三天的七年级军训生活。我们在那里学到了要遵守纪律、听教官的话。第一天的时候,我们去了军训的操场上。教官告诉我们一定要遵守纪律还要听教官的话,事后,我们还学习了站军姿,最后,练习了“齐步走”,这些都让我意识到了团队的重要。我们手挽着手,大家一列一列地走。首先,我们先站军姿,脚跟合拢,脚尖张开60度,教官先让我们在原地站5分钟,中间不可以做任何小动作,不可以动一下,只要一个人动就多加1分钟,我们都用手贴紧裤缝,原地不动,不过一会儿,一位同学坚持不住了,就动了一下,我们全体多了1分钟,几秒之后,又加上了1分钟。终于,教官让我们放松了一下。那段时间让我学到了在课堂上许多学不到的知识。我们还学习了“齐步走”,一开始,我作为排头,走得比较快,步子又跨的大,以至于排尾那些小个子的同学走得很快也很急,使队伍一点也不整齐;第二次我跨得比较小,教官告诉我不要刻意地跨小,只要自然一点,走得慢一点,步子稍微小一点,让排尾的同学跟得上就行了;我听了教官的话,效果就比之前好一点了,慢慢地,我们一排团结了起来,就相对比其他三排配合得要更加好,但偶尔还会有一点小的不和谐。这个课堂,它真的教会了我们许多。通过这次连续三天的军训生活,我明白了队友们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团结友好,不可以自顾自,不顾团体。军训生活,也可以说是课堂,那是除了语、数、英之外的课堂,我在那里知道了我们一定要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