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去。
4.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5.第一个“这”指代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第二个“这”指代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6.“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花墙和廊子的存在使景物层次多了,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近景远景的层次就呈现了出来。
2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积累与运用
1.C(xiāo,tiǎo,A,zhān/shán,sù:B,liú/liū,xiān:D, màn/wàn, zhi/chi.)2.D(“雄伟峻俏”改为“雄伟峻峭”。)
3.D(“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4.B(A.缺主语,去掉“阅读”,或者把“我们”放到“可以”之前并去掉“让”字;C、缺宾语,在句末加“的通知";D.语序不当,应改为“本文不仅具有说明文准确、客观的一般特点,又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价值”。)5.B
阅读与鉴赏
1.主要运用了空间顺序,作者的活动顺序就是空间的转移,
2.作比较和列数字。写出了纪念碑高大、雄伟的特点。
3.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业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国共产党没有忘记他们,人民没有忘记他们。通过这段介绍,表达了作者对烈士的无限敬仰和对人民领袖的无限爱戴之情。
主要介绍了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浮雕。5.运用了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与从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相结合的说明顺序。6.因为纪念碑中的碑文和浮雕说明了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到解放战争等的重大历史事件给人民大众展现了英雄奋斗的历程,让我们从中了解到英雄们的艰苦斗争和光辉业绩,感受到英雄们大无畏的精神。所以作者说“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21蝉
积累与运用
1.A(B.倒dào;C.撤zhé;D,黏nián。)
2.A(B“衰”应为“衷”;C.“回”应为“徊”;D.“邃”应为“隧”。)3.C(A.成分赘余,“大约”与“左右”去掉一个;B,成分残缺,“爱读书”后补充宾语“的习惯”;D.搭配不当,将“提高”改为“改变”。)4.A
5.(1)示例:人与生命息息相关,我和自然美美与共。(符合题目要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