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的老人阅读理解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23 回答:爱度老师
(1)根据提示,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梳理补充完整。
①创业失败,雪夜独自喝酒
②
③起身离开,看见老人捡走易拉罐
④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小说第③自然段的作用。
②赏析第⑰自然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研读小说结尾中“我”打给母亲的电话内容,说说其中揭示了哪些人生道理。
(4)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有利于展现“我”的心理活动,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B.小说开篇写“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强调说明了“我”对雪花的观察、体味之细,暗示“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C.第⑩到⑫自然段连用三个问句,想象老人可能的身份和用意,引发“我”对老人身份的三次误会,推动情节的发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D.小说以“雪夜的老人”为题,却突破了“关爱”“同情”等常规主题及构思模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参考答案:
(1)②偶遇老人,始终不离开;④给母亲打电话,相信明年会更好。
(2)①内容上,写三年“我”三次告别父母,三次创业失败,内心失望、难过。结构上承上启下,为下文写拾荒老人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作铺垫。
②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拾荒老人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的不易,为下文“我”给母亲打电话,相信明年会更好作铺垫。
(3)无论在生活中遇到多么巨大的挫折与失意,都不能失去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和人生斗志。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