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菜和文化汪曾祺阅读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23 回答:爱度老师
【内容梳理】
(1)参观完“美食坊”,大家对汪曾祺的“咸菜文化观”十分好奇。
小文:不起眼的咸菜,汪曾祺却认为它算作一种中国文化,这是为什么呢?
小语:因为咸菜在中国极为常见,从南到北都少不了它,在许多其他的文学大家笔下也可窥见它的身影。
小杭:除此之外,① ,② ,③ 也足以让它被称为一种文化。
小文:不过,既然是探讨咸菜和文化,为何还要写酱菜呢?
小杭:④ 。
【写法探究】
(2)汪曾祺对咸菜颇具新意的看法,让大家想起他的名作《昆明的雨》。
小贴士:汪曾祺的语言是有特点的,正像他自己所说:“不古不今,文俗则雅。”汪曾祺的语言平淡自然,清新雅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特别善于从人民群众学习,因为人民群众的语言是生活化的,是通俗易懂的,也往往是最美的,有艺术感染力的。
小文:这篇《咸菜和文化》让我想起了曾读过的《昆明的雨》。汪曾祺的语言好像有着特殊的魅力。
小语:其实,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名著联读】
(3)中华文化润物无声,点缀滋养我们的人生。
小文:没想到日常饮食也能揣摩出如此的精深。看来,我们确实需要重视对中华文化的学习。
小语:想要了解中国文化,你可以去读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这本书可以让你通过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学到许多,比如 。
【拓展延伸】
(4)汪曾祺认为“在小说里要表现的文化,首先是现在的,活着的”,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链接:让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当下国民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才能有助传统文化实现当代创新。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的文化“家底”,我们从来不缺少优质内容,关键在于以“新”夺人。诸如《国家宝藏》《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优质国风文化节目,引得年轻人“疯狂盖章”……国风文化展现了传统文化魅力的无限可能,为传统文化“活起来”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和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
(1)①咸菜种类很多;②咸菜起源很早;③咸菜制作精心;④作者写酱菜是为了作为文章内容的补充,证明小说里要表现的文化首先是现在的活着的。作者认为不如品味它们当下的滋味重要。同样,文化也不必非得追寻到古文化。当下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能被人们理解的文化才是小说中要体现的重点。
(2)①两篇文章的语言都比较平淡质朴,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本文引用了不少俗语,如“吃三年萝卜干饭”,来表示咸菜的普遍。《昆明的雨》在描写菌子的滋味时,也使用了很多口语化的表达。②都善于通过身边普通人事表达丰富的思想与情感。本文从和朋友的一次日常对话切入,从不起眼的咸菜入手谈及自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昆明的雨》则用仙人掌、菌子等常见事物寄托思念之情。
(3)示例:可以学习语文知识,如从《说文解字》中了解汉字的造字法和每个字的造字本义;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现状,如从《战国策》中了解战国时期盛行策士游说这一历史事实;可以充实精神内涵,如读《汉书》,可以感受古人的精神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提升个人修养,如从儒家经典中我们可以汲取有关学习、做人等多方面的道理,提升自身修养。
(4)示例:汪曾祺看重现在的,活着的文化,其实是看重文化在当下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相比于那些已经消失的古文化,这些活着的文化更能对我们生活产生影响,也更便于现在的人去理解继承发扬。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仍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也一定是贴近日常生活的,比如春节端午节等传统佳节、月饼元宵等传统食物等。正如材料中提到优质国风文化节目,就是让传统文化结合现当代创新,是指充满活力,更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