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过年时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23 回答:爱度老师
(1)文中的母亲扮演了多种角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将下表补充完整。
角色 |
情节 |
保姆 |
① |
② |
除夕夜停电时,带着两个侄子玩耍,平时哄着他们睡觉。 |
母亲 |
③ ④ |
(2)文章第⑤段两次写了“‘我’不敢安动”,为什么要强调自己“不敢妄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第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第⑥段画线句的理解。
外面正飘着小雨,我变得很凶,让她不要送了,赶紧回去。她说不送不送。我走着走着,回头再看,远远地她还在跟着……
参考答案:
(1)①从早到晚忙着收拾家务、招待客人、照顾家人;②奶奶;③在“我”临走前的晚上,与“我”一起听音乐;④在“我”离开家时,远远地跟着送“我”。
(2)①第一次“不敢妄动”是“我”和母亲一起听音乐放松,怕惊扰母亲片刻的清闲和打扰难得的“我”和母亲两人相处的时光;第二次“不敢妄动”是“我”有一次回家,发现母亲正在睡觉,怕打扰母亲在片刻的睡眠中属于她自己的时光。②作者用两次“不敢妄动”,间接写出了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操劳与辛苦,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关爱与心疼。
(3)第④段主要写了母亲不在家时,全家人无措与乱套的状况,以及“我”充当“母亲”的角色照顾家人时被各种琐事包围时的感受,突出了日常家务的烦琐,侧面表现了母亲的辛劳、能干与不易,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心疼和敬佩。
(4)画线句既点明了送别的自然环境,也交代了“我”突然变得很凶的原因,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关心与不舍。母亲虽答应“我”说不送,但却一直远远地跟着“我”,这写出了母亲行为的矛盾,表达了母亲对远行孩子的不舍与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