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末的滋味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25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聚焦茶场采茶工的生活,表现了时代背景下闪光的小人物。
B.采茶工返乡时身着毛衣这一细节,可见采茶季工作的紧张忙碌。
C.小说节奏较舒缓,注重场景的描写和情绪的表达,抒情性较浓。
D.小说标题既指茶末鲜洁滋味,也隐喻采茶农妇艰辛的人生况味。
(2)晓语打算向同学们介绍“金坛雀舌”,请帮助她拟写简要的说明性文字。
(3)联系上下文,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因此,采茶女工必须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茶芽,向上一拨,清脆地折断茶梗,同时手指不能揉搓到叶面,茶芽中的鲜润之气才得以留存。(赏析加点词语)
②就是这样一双双粗糙的手,撑起了金坛雀舌的美妙滋味,一斤茶,六万个芽头,都是由这些五十多岁农妇的手,从万千茶树间采出。(赏析句子)
(4)晓语认为“文琴”这个人物增添了小说的人文温度,请帮助她简要分析。
(5)小说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颇为巧妙。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D
(2)示例:金坛雀舌,是产于常州金坛的名茶。于谷雨前果摘嫩芽炒制面成,成品 形如雀舌,茶汤具有鲜爽的嫩香。
(3)①加点词语是动词,写采茶过程的精细,表现了采茶女工耐心和娴熟的技巧。
②运用对比手法,突出采茶工的艰辛,也写出金坛雀舌的珍贵。
(4)文琴是茶场的老板,她深知采茶工的辛劳,主动准备临别礼物。后又为考虑不周而自责,赠送茶末和金坛雀舌。她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颇具温情。
(5)农妇归还金坛雀舌让人深感意外,但又符合农妇淳朴诚信的形象,她们多年自带大麦或艾叶沏水喝,所提要求也仅是以优惠价格购买茶末,很有分寸。这个结尾丰富了农妇的形象,表现出劳动者的自尊及对他人的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