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中考二模科学试题及答案(含答案解析版)
2024年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中考二模科学试题及答案(含答.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4年嵊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试卷科学考生须知:1.全卷共8页,四大题,32小题。全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4.本卷中g取10牛/千克,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1—35.5Fe—56Cu—64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37B. 属于非金属元素C.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37D. 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g2. 某同学根据表中提供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物质密度(g/cm3)物质密度(g/cm3)蜂蜜1.4冰0.9酒精0.8铝2.7水银13.6铜8.9A. 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B. 蜂蜜和酒精混合后的液体密度为2.2g/cm3C. 把50g酒精倒掉一半,剩余酒精密度仍为0.8g/cm3D. 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所以铝的质量比铜小3. “足球进校园”增强了青少年体质。下列情形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A. 静止在足球场上的足球被踢飞B. 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C. 守门员双手抱住飞过来的足球D. 足球把足球场上的小草压弯了4. 小明一家周末踏青,看到一种如图所示的植物。该植物属于( )A. 蕨类植物B. 苔藓植物C. 藻类植物D. 被子植物5. 一个穿在光滑金属曲杆上的圆环从A点静止释放后沿曲杆运动,A、B、C、D位置关系如图所示(曲杆位置固定,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圆环在A点的势能大于在B点的势能B. 圆环在C点的动能大于在B点的动能C. 圆环在D点的机械能大于在A点的机械能D. 圆环在AB段减小的势能小于BC段增大的势能6. 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 分类观念:空气、矿泉水、液氧、二氧化碳都属于混合物B. 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该物质含氢、氧两种元素C. 微观解释: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D. 证据推理: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是单质7. 为探究子叶的作用,科研人员将40粒大小一致的蚕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浸泡后,用刀片切除部分子叶,使每组分别保留、、、完整的子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0天后,测得对应植株的平均高度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的变量是蚕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B. 实验结论:子叶越完整,幼苗长势越好C. 蚕豆种子的子叶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D. 使用玉米种子完成该实验可得出相同结论8. 同学们为了更好认识地球家园,课后自制如图所示的地球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纬线的长度相同B.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 穿过球体的铁丝代表真实存在的地轴D. 可选择圆柱形或长方形物体代表地球9. 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省油灯中的可燃物有2种B. 省油灯使用过程中水和油在一起燃烧C. 省油灯使用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D. 省油灯使用过程中盏内水吸热降低油温,可减少油挥发10. 如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消化器官B. 肾静脉中流动的是含氧量较高的动脉血C. 人体每天形成原尿180升,尿液1.5升,因为③的重吸收作用D. 人体排尿,不仅能排出废物,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11.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将a饱和溶液升温,有晶体析出B. t1℃时,a饱和溶液和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t2℃时,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c物质析出最多D. t2℃时,25克a加入到25克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是50克12. 如图所示实验与得出的结论不对应的是( )A. 甲实验:可以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B. 乙实验:测力计示数小于物体重力,说明使用斜面可省力C. 丙实验: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D. 丁实验: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还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13. 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探究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的耗氧量情况。过量的蜡烛和红磷分别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测得的氧气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蜡烛燃烧过程中,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4%②红磷燃烧过程中,b点和c点时容器内物质种类相同③燃烧结束后,两容器中氧气均未耗尽,红磷耗氧量较多④若将足量蜡烛和红磷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燃烧,氧气的体积分数可降至3%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14. 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B. 甲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比右侧大C. 闭合开关一段时间,乙装置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为零,一定电路开路了D. 把乙装置的R2和R3都放入右侧空气盒内,连接方式不变,能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15. 小明在光具座上从左向右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12345物距u/cm6030201512像距v/cm1215203060A.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B. 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越来越大C. 当物距u=4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清晰的像D. 第5次实验后,在透镜和光屏间放一近视眼镜镜片,光屏要向左移才能成清晰的像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6. 9月8日至9月20日正午,我市某初中学校的学生进行了“立竿测影”的实践活动(如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这一时间段,正午竹竿的影子位于竹竿的__________。(选填“南面”或“北面”)。(2)进行“立竿测影”活动时,地球运行至公转示意图中的__________之间。(选填“①④”或“②③”)。(3)9月8日至9月20日,北半球的白昼时间逐日变__________。(选填“长”或“短”)。17. 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如图),最高升空可达9050米,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海拔最高的世界纪录。(空气密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小)(1)上升的过程中,浮空艇受到的大气压强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浮空艇在海拔4300m处(空气密度约为0.8kg/m3),体积为9000m3,此时浮空艇受到空气的浮力约为__________牛。18. 如图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取装置。(1)用D装置收集氧气,集气瓶中氧气收集满的标志是__________。(2)用C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为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有关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A.试管中液面上升 B.试管内气压变小 C.大理石和稀盐酸逐渐分离(3)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_端(选填“K1”或“K2”)导入。19. 实验探究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1)图甲是“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该实验使用的器材有:洋葱、盖玻片、清水、红墨水、纱布、吸水纸、__________(写出1种)。(3)在“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实验中,图丙为脱色的装置,小烧杯C中的液体是__________。20. 海水中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十分远大。(1)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海水经日晒、风吹,溶液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直至饱和析出晶体。(2)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国防工业,从海水或卤水中提取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①上述过程中的反应②,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②上述转化过程中,经历①②两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21. 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组成统一的整体。图一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①-④表示生理过程: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1)图一中的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2)图一中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的是_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3)图二中a、b、c、d四种生物构成图一中某条完整的食物链,则a对应的生物为__________。22. 图甲是某居民楼前的无障碍通道。为了解推轮椅时所用力的大小,小明进行了图乙所示的斜面实验。他测得斜面底端A点与斜面上的B点相距1米,B点高0.09米,小车重2牛。(1)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直线拉动小车(图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__牛;(2)小车从A点拉到B点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焦;(3)在小车上逐渐添加重物,测出小车的总重G和沿斜面匀速直线拉动小车需要的力F,求出小车从A点到B点拉力F所做的功W1,及将小车从水平地面提升到B点所做的有用功W2,并作出图丙所示的W-G图像。由图像可知,用该斜面提升物体时的机械效率与物重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三、实验与探究(本题有5小题,共38分)鸡蛋壳和蛋白之间有一层约为0.1毫米的卵壳膜。为探究淀粉能否通过卵壳膜,某实验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步骤一:将一个鸡蛋壳(上端开口、下端露出卵壳膜)放置在装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让蒸馏水淹没下端露出的卵壳膜(如图)。步骤二:取10mL淀粉溶液倒入到鸡蛋壳中,静置一段时间,发现蛋壳内液体体积减少,烧杯内的液体增加。步骤三:取鸡蛋壳内外两侧①②处的液体用碘液检测,①处液体蓝,②处液体不变蓝。23. 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24. 为增加实验结论的可信度,实验小组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25. 该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获知,加碘的淀粉溶液遇到维生素C后会褪色。为了验证维生素C能通过卵壳膜,请你利用上述装置,并在步骤一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实验方案:__________。26.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某小组同学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1)两个完全相同的圆纸片,截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图1),制作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图2)。图1中甲制成的纸锥是图2中的__________(选填“丙”或“丁”);(2)将两个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静止释放,应该选择__________(选填“图2”或“图3”)位置开始释放;(3)在测量过程中,发现纸锥落地时间太短,较难测量。请写出一种改进办法。__________27. 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药品是按照物质所属类别摆放),其中试剂④的标签破损,为此,他们做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试剂④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1:NaOH:猜想2:Na2CO3:猜想3:NaCl。【设计实验】取少量④中溶液进行如下两种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实验一实验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实验结论猜想2正确(1)实验一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2)实验二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讨论质疑】(3)小明认为上述实验无法得出“猜想2正确”的结论,理由是猜想1中溶液变质也会产生Na2CO3。于是,他另取少量瓶内液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向试管内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证明猜想1正确。28. 图1是小明同学“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物连接图。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小灯泡电阻约为8。(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__________端(选填“a”或“b”);(2)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实验序号电压U/V电流I/A电功率P/W12.00.2822.5I033.00.34①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瓦;②以电流的平方(I2)为横坐标,以实际功率(P)为纵坐标,下列坐标图(实线部分)与实验数据相符的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A.B.C.D.(3)与小灯泡电阻相比较,虽然电流表的电阻非常小,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但由于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的影响,测量后计算出的电功率会比真实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9. 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为寻求更好的灌溉方式,科研人员选取相同面积的三块样地,播种相同品种、相同数量的玉米籽粒,并对三块样地进行不同方式的灌溉。一段时间内测得三块样地玉米产量和耗水量如表所示。灌溉方式产量(千克/公顷)耗水量(立方米)?74736214.70膜下滴灌10694199.86喷灌9216.8333.17(1)表格中“?”处的灌溉方式为__________。(2)据表可推测,__________(填灌溉方式)最有利于玉米增加绿叶面积,从而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3)膜下滴灌耗水量最少,原因是覆膜可以__________土壤表层水分蒸发散失,使土壤保持较高的含水量,从而促进玉米根的生长和发育。(4)滴灌系统可将无机盐溶解在水中,实现水盐同步管理和合理利用。使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时,下列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__。①使用水溶性肥料,避免堵塞出水孔②输水压力越大越好,以保证出水量③植株的不同生长期,供水量应不同四、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共37分)30. 水稻从浸种催芽、移栽、生长到收获,整个栽培过程都有可能由于气候异常或栽培管理疏忽引起灾害(减产)。下面是《天工开物》记载水稻种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三种灾害。一灾为种不入土,发生于播种期。如果田里积水过深,播撒稻种没有来得及沉下,这时猛然刮起了狂风,谷种就会堆积在秧田的一个角落。二灾为阴雨烦,发生于幼苗扎根期。移栽的稻秧还没有完全扎根的时候,一旦赶上阴雨连绵的天气,就会损坏一大半。三灾为谷粒沾湿自烂,发生于成熟期。水稻成熟时,如果遇到狂风,连续十几天阴雨,稻粒就会被吹落,浸湿发芽、甚至腐烂发霉。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中的2种灾害作出解释,并提出对应的减灾措施。31. 我国科学家发现了CO2高效转化新过程,首次把二氧化碳加氢“变”成汽油,这一技术有望减轻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1)化石能源主要包含煤、石油、天然气,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排放出大量CO2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2)制氢流程和二氧化碳加氢制备汽油流程如图所示。①制氢流程中,180克水被分解,生成H2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②若汽油主要成分为C8H18,则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备C8H18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32. 某项目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种电子秤(如图甲所示),其表盘由电流表改装而成,图乙是他们设计的结构图,OAB是一根轻质杠杆,O为支点,OA=2cm,OB=10cm,电源电压U恒为12V,报警器的电阻R0为5Ω,忽略压杆、托盘和杠杆的质量,压敏电阻R的阻值与所受压力F的关系如图丙所示。项目一:标注刻度(1)标“0”刻度:闭合开关S,托盘空载时,电流表读数为__________安,此时指针指向电子秤的“0”刻度;(2)标最大测量值m最大:闭合开关,往托盘中不断放入被测物体,当电流达到0.6A时报警,此时指针指向电子秤的最大测量值m最大。请计算m最大__________;项目二:评价与改进(3)小明发现所制的电子秤量程太小,若要使电子秤的最大测量值m最大增大,在电源电压、压敏电阻R、报警器及电流表量程都不变的前提下,请写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____。33.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以石灰石、食盐及氨气等为原料的联合制碱法,小苏打(NaHCO3)是其产品之一、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某品牌20克小苏打样品(含NaCl杂质)中NaH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反应过程锥形瓶中溶液质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NaHCO3+HCl=NaCl+H2O+CO2↑)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2060100锥形瓶中溶液质量/g2178253.4291.2(1)当加入20克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克。(2)加入6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3)加入1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__7(选填“>”、“<”或“=”)。(4)锥形瓶②内溶液中溶质NaH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34. 2023年9月6日,全球首创的氢能源“智轨”电车(三编组)正式亮相。“智轨”电车以胶轮取代钢轮,无需铺设有形轨道,采用激光雷达感知技术获得安全防护信息。“智轨”电车(三编组)创新采用了70MPa储氢系统和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还配备钛酸锂电池,用于回收制动能量,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1)激光雷达感知是通过信号发射端向环境发射电磁波,然后信号接收系统接收到来自环境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回来的信号而获得车辆周边环境的信息。“智轨”电车部分参数如下表:(三编组即三节车厢编组)项目参数车重满载51吨最大载客量每节车厢100人共300人储氢罐每节车厢1个共3个车轮每节车厢4个共12个(2)“智轨”电车制动时,钛酸锂电池回收制动能量的过程是机械能先转化为电能,并最终转化为__________能贮存在电池中;(3)若“智轨”电车(三编组)满载时,每个车轮接触地面面积为0.025m2,则电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帕;(4)已知某燃油公交车(满载30人),平均油耗为30L/100km,汽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5kg/L。若在相距18km的某两地之间启用“智轨”电车(三编组),替代10辆该款燃油公交车运送300人,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__________千克。(只考虑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