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直的脊梁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22 回答:爱度老师
(1)阅读文章,梳理情节,完成下列表格。
事件 |
“我”的情感态度 |
① |
生气 |
父亲冒着风雨,接“我”回家 |
② |
③ |
埋怨 |
(2)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①第⑤段中的加点词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父亲为了撑起这个家,跑到山里给人炸石头,钻到黑煤窑里给人挖煤——只要是能想到的赚钱路子,他都会一头钻进去。
②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⑧段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父亲的头就低了下去,身形成了一张松下弦的弓,矮小而委顿。
(3)文章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请说说其作用。
(4)文章两次写到“我”的眼泪,请结合文章分析“我”流泪的原因。
参考答案:
(1)①父亲生病住院,坚持要回家;②感动;③“我”要退学,父亲打“我”一巴掌。
(2)①“钻”写出了父亲遇到赚钱的机会,内心想要抓住的迫切性,表现了父亲对家庭的付出和责任感,也为下文写“我”因不想上学而被父亲打的情节作铺垫。
②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父亲弯下的身体比作“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为养家常年劳累对身体造成损伤,也写出了“我”的感动之情。
(3)倒叙。作用:避免结构的单调,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突出主旨,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父亲在病中坚持要回家的事件,让父亲的形象更加鲜明。
(4)第一次是看到父亲强撑着的身体在放松后,“矮小而委顿”,让“我”想起了父亲辛劳的一生,因心酸而流泪。第二次是看到父亲的脊梁“已然弯成了一把曲尺”,却迈开大步爬楼梯并向“我”炫耀时,我流下了泪,是因为“我”被父亲坚强、乐观、要强的性格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