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月饼王干阅读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21 回答:爱度老师
(1)班级举办“传统节日诗文朗诵会”,小妍打算朗诵这篇文章,你建议她选用下列哪种风格的配乐?( )
A.热烈奔放
B.平和舒缓
C.哀婉低沉
D.慷慨激昂
(2)根据要求赏析下面两句话。
①月亮升起来了,黄黄的,像一只薄薄的金黄月饼。地上,黑的、白的界限清清明明,树影摇摇晃晃。村庄上静得很,庄心河银晃晃地流着,水声脆脆地唱着。(从用词角度)
②好像掉了一片饼屑子,月婆婆拈起往嘴里送,又停在半空中,放回,将缺角凑上。(从人物描写角度)
(3)请品味文中写古老歌谣的作用。
(4)儿时的“我”偷月饼是风俗、是乐趣。成年的“我”明知月饼高糖、高油还要吃,这是为什么呢?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补全结尾。我说,我吃的是 。
(5)本文作者王干承续了汪曾祺先生的文学追求。汪曾祺曾经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请你以本文中的月婆婆为例,阐述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B
(2)①“黄黄的”“清清明明”“摇摇晃晃”“银晃晃”“脆脆地”等词语对自然界进行了描写,表达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生机。
②运用动作描写,通过描写月婆婆拿起月饼的动作,写出了她对月饼的珍惜和敬意,同时也暗示了她的生活艰难和朴素。
(3)通过歌谣的唱诵,传递了月婆婆对家庭、团聚和幸福的渴望,为了展示月婆婆的文化传统和信仰,体现她对月亮的敬神之心。同时也强调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价值。
(4)一种年少时的美好回忆和情感寄托。
(5)文中的月婆婆朴素、善良和虔诚,展示了人性中的美好品质,月婆婆的存在让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美的追求。月婆婆的的美好品质正是汪曾祺所说的向人们展示生活中真实和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