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十三岁少年的秋天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21 回答:爱度老师
(1)本文围绕“拉砖”这件事讲故事,请按照时间顺序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2)文章⑮—⑰段是如何表现爹拉砖的艰辛的?
(3)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
①路两边钻天的杨树落叶纷纷,庄重地为我们送行。(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②那卷纸票,在娘点起的油灯下,炫耀似的晃动。(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本文写贫苦的生活琐事、写艰辛的拉砖经历,但读起来“苦而不悲”,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小学毕业时“我”考了第二名,父母并不高兴而是为学费发愁;放假后“我”想打工挣学费,于是爹带“我”去拉砖;一路上,爹辛苦拉砖,“我”挑着瓦罐和瓷碗,跟在后面;最后挣了八块钱爹拿出五毛买红薯,我们欣喜地返程。
(2)通过道路难走来突出爹拉砖的艰辛。这条唯一通向县城的路凹凸不平,晴天一辆马车就弄得尘土飞扬,雨天更难走。爹拉着砖车,车轮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通过写“我”的感受来突出爹拉砖的艰辛。“我”只是跟在后面,就感觉“两条腿怎么也走不到头”,“褂子湿了”风吹“透心凉”,出力拉砖的父亲就更加艰辛;通过写爹的衣物来突出爹拉砖的艰辛。爹的衣物早就湿透了,汗水不断暖不干,可见父亲拉砖艰辛。
(3)①运用夸张、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杨树高耸地样子,衬托出我们出行时的庄重,体现了这次拉砖对“我”的重要性。
②“炫耀”是“夸耀显示”的意思,在这里是贬义褒用,表现了“我”跟随父亲拉砖,凭借我们自己的劳动挣得“我”上学学费的成就感。
(4)家庭贫苦,面临吃不饱的危机,“我”成绩优异,家里却负担不起学费;假期拉砖挣钱,路上遥远且艰辛,最后只挣得8块钱,生活极“苦”;爹吹着口哨出发,拉砖中途休息时他与麻雀对话,逗笑了“我”;虽然只挣得8块钱,但爹拿出5毛给“我”买烤红薯;体现出父亲的乐观和父子之间浓浓的温情,读起来不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