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之秋阅读理解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19 回答:爱度老师
(1)下面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别致的秋之颂歌,作者用生花妙笔描绘如诗的秋景,用一颗慧心抒写对秋的感受,文辞优美,意境高远。
B.“立秋过后,秋意一点点沁入天地之间”,文章开篇就定下了文章基调:写秋意,表达自己对秋的独特感受。
C.这篇散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用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并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充满感情地描摹各种景物,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
D.作者笔下的秋天完全没有古人诗文中常见的“愁”意,新颖而别致。文中大量引用诗句,富有诗情画意,引人遐想。
(2)在作者的笔下,秋水、秋荷、秋月、秋雨有怎样的特点?请仿照例句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例句:秋山:明净,秋树:瘦;
秋水: 秋荷: ;秋月: 秋雨: 。
(3)作者为什么要用水墨画来形容秋?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分析原因。
(4)请从句式和修辞两个角度赏析第⑤段的划线句。
(5)选出与文章表达的情感相吻合的诗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代刘禹锡《秋词》
③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代杜牧的《山行》
⑤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6)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感悟,说说你对第⑨段划线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
(1)C
(2)秋水:浩渺,秋荷:静;秋月:朦胧,秋雨:冷。
(3)因为秋天大地褪尽华彩,渐露素颜,清幽淡远,富有水墨画的特点;秋天景色丰富,画面感强;有秋雨的润泽,就更有水墨画的意境了;秋之水墨,最宜于月夜铺纸落笔。秋天月色朦胧清冷,如纱罩地,更添画之神韵。
(4)运用短句,句式对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朗朗上口;运用比喻,把山水比作诗和画,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代刘禹锡《秋词》)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代杜牧的《山行》)
(6)高远的心就是慧心,就是乐观豁达的心;需要有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心;需要有对自然万物的敏感之心;需要有善于联想和想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