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君阅读理解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19 回答:爱度老师
(1)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两段横线处,第⑥段应填 ,第⑮段应填
A.母亲是在十几里以外的乡下被找到的
B.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在公路边寻着了母亲
(2)揣摩下面句子,按要求赏析句子。
①母亲一张张地翻,一个个地认,看到我名字里的一个字,便欢天喜地地喊“找着了,找着了”,然后更加起劲地找下一个。(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她很不情愿地走进屋里,心神不宁地站了一会儿,就又到大门前的石阶上坐着去了。(品味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3)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4)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1)B;A
(2)①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翻”“认”“喊”“找”等词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寻找“我”名字里的字时认真投入的样子;“欢天喜地”和母亲喊的话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母亲找到“我”名字里的字时的欣喜和激动之情。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共同表现了母亲对“我”深入骨髓的爱。
②“很不情愿”“心神不宁”表现了母亲担心“我”因为忘拿钥匙放学进不了家门的焦虑之情,表现了母亲对“我”深入骨髓的爱。
(3)内容上:揭示母亲不愿返城、一天到晚在大门前的石阶上坐着的原因,是对上文内容的补充;点明中心,升华主旨,丰富了母亲的形象,表现了母爱的深沉与忘我。结构上:与上文相照应,使结构更加严谨。
(4)示例一:母亲(或母亲和我):母亲(或母亲和“我”)是文章的主要人物。
示例二:拴毛线绳的钥匙:拴毛线绳的钥匙是文章的叙事线索。
示例三:母亲的牵挂:本文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牵挂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