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落红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18     回答:爱度老师

(1)第⑥段为什么作者说“落红更令我称颂和敬佩”?请阅读文章第⑥﹣⑫段,简要概括。

(2)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值得品味。请细读文中A、B两处划线句,任选一句赏析。

我选     句,赏析:   

(3)文章题目是“落红”,却在⑪段写到了“与落红同处一个世界的人类”,是否多余?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4)作者用绚丽的语言赞颂了“落红精神”,其实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具有“落红精神”的优秀人物。清代的龚自珍、现代的鲁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全国最美乡村女教师张桂梅……他们都是这一方面的代表。请你根据文本,选择一个人物(也可另选人物),结合他们的作品或事迹来简要谈谈他们的“落红精神”。


参考答案:

(1)红的飘落,气势磅礴,撼人心魄;爱是牢固而长久的;并不是生命终结与死亡,而是生命的复归与起点,一份不灭的精神与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2)示例一:A。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满树满坡的游丝花片”比作“春日里卷来一场铺天盖地的红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红飘落的气势磅礴,以及给人心灵的震撼。

示例二:B。采用拟人修辞和动作描写,形象地表达了落红的无私奉献,毫无怨恨的美好品质。“捧”“印”等词表达了“我”对落红的喜爱、眷恋、不舍之情。

(3)用对比,通过写人的悲凉不堪和患得患失,突出表现了落红豁达的境界和高尚的品格,表达了作者的赞美和崇敬精神。

(4)示例一: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写出了自己辞官离开京城虽然有浩荡的离愁,但为了国家和黎民自己愿意尽最后一点力量,不惜献身化为春泥。这跟本文中“落红”的无怨无悔的无私奉献是一致的。

示例二:鲁迅先生一生都是在斗争中度过的,他敢恨敢斗,表现出了顽强的永不灭的斗争精神,就像他所说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他的精神永垂不朽。这与本文中的落红有着不灭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是一致的。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