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苦瓜的阅读原文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4-10-16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富有表现力,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让那些藤儿弯弯曲曲地往上爬,边爬边开出一朵朵黄色小花。花儿凋零了,藤上结出了细嫩的小苦瓜,没几天,架上爬满了青苦瓜白苦瓜红苦瓜,一个个或露或藏地悬挂在棚架下。
(2)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找出文中我对苦瓜情感变化的语句,并说出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妙处?
开始:
最后:
(4)请结合文章主旨和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文章之后的感受。
【答案】(1)这一系列动词的使用,生动形象地写出苦瓜从爬藤、开花,再到满架悬于棚下的整个生长过程,表现了父亲侍弄苦瓜的专心,表达了父亲看到苦瓜满架时欢欣和激动的心情。
(2)父亲一生清苦,为儿女付出,像苦瓜一样为人,父亲是一个苦瓜一样的君子,宁愿苦自己,也不愿苦别人;从父亲退休后便回到乡下,精心种植苦瓜,可以看出父亲勤劳、朴实;从父亲给我们炒苦瓜并风趣地教育我们“只有吃得苦中苦,方能做得人上人”,可以看出父亲虽年老但仍积极向上,以苦为乐;从父亲“平凡了一辈子,淡泊了一子,清贫了一辈子。但他很满足,认为自己为子女成长所受的苦是值得的”,可以看出父亲甘于平淡,愿为子女守得苦尽甘来。
(3)开始:“我却对它没有什么好感”。
最后:“自己也喜爱上它了”。
手法:欲扬先抑。
妙处:使情节多变,形成鲜明对比,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突出我对苦瓜的喜爱,表现了“我”随着年的增长对父亲苦瓜情结的理解;强化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4)示例:我们在平日的学习与生活中,要学习文中父亲和苦瓜身上的优秀品质,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学会坚守,敢于吃苦,终会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