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Ba-137一、选择题(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第1~14题,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falseB. falseC. falseD. false2. 属于悬浊液是A. 泥浆水B. 食盐水C. 矿泉水D. 蒸馏水3.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属于钾肥的是A. falseB. falseC. falseD. false4. 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 活性炭B. 臭氧C. 石墨D. 一氧化碳5. 引起温室效应的物质是A. falseB. falseC. falseD. false6.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铜丝的导电性B. 木炭的吸附性C. 盐酸的挥发性D. 甲烷的可燃性7.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A. 火星四射B. 蓝紫色火焰C. 大量白烟D. 黄色火焰8. 氮化锶(Sr3N2)是生产高端荧光粉的主要原料。已知Sr3N2中N的化合价为﹣3,则Sr的化合价为A. ﹣3B. ﹣2C. +2D. +39. 物质对应的用途正确的是A. 盐酸:除铁锈B. 明矾:杀菌消毒C. 氧气:作燃料D. 氦气:供给呼吸10. 关于碳酸钠说法错误的是A. 俗称为烧碱B. 易溶于水C. 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D. 焰色反应为黄色11. 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D. 在温度一定时,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12. 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falseB. falseC. falseD. false13. 研究人员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丁的化学式是falseB. 乙、丙、丁均为氧化物C.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变化14. 下列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BCDA. 能比较物质的溶解性B. 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C. 能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D. 能验证中和反应放热第15~17题,每题有一个或二个正确选项。15. 关于盐说法正确是A. 盐中一定有原子团B. 盐和碱一定能发生反应C. 盐溶液一定显中性D. 盐中元素以化合态存在16. 关于“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中观察到红色粉末变黑B. 该实验体现了木炭的还原性C. 氢氯化钠溶液可用于检验并吸收二氧化碳D. 若有1克木炭参加反应,试管中的溶液质量增加1克17. 金属钴(Co)的活动性与铁相似,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物质falsefalsefalsefalse水中的溶解情况难溶灰绿色固体难溶粉红色固体易溶,溶液呈粉红色难溶粉红色固体A. false能从false溶液中置换出falseB. false能与盐酸反应生成falseC. false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粉红色溶液D. false可由false与false反应制得二、简答题(共30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18. 中华典籍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1)《齐民要术》中记载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发酵属于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醋酸的化学式为false,它由______种元素组成的,属于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false中约含有______个O原子。(2)《梦溪笔谈》中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易化为铜”。叙述的是铁和硫酸铜的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______(选填“强”或“弱”),此反应属于______(填反应基本类型)。(3)《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描述的是煅烧石灰石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9. “天气瓶”会根据外界温度的改变,瓶内展现出不同形态的晶体。瓶内的物质有:樟脑、酒精、硝酸钾、氯化铵、水等。(1)樟脑的酒精溶液是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天气越冷瓶中析出的樟脑晶体越多,说明樟脑在酒精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2)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铵的部分溶解度数据。温度false102030406080100溶解度/false水false20.931.645.863.9110169246false33.337.241.445.855.265.677.3①不饱和的false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写一种)。②50℃时,false溶解度______(选填“>”“<”或“=”)false的溶解度。③某固体混合物含false。为了提纯硝酸钾设计如下实验:上述步骤中降温至20℃的目的是______。(3)氯化铵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钙固体并微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alse。 下图表示生成氨气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钙物质的 量的变化关系,其中x=20. 催化剂可显著提高反应效率,氧化铁可作双氯水分解的催化剂。(1)实验室收集氧气的装置为______(选塻“A”或“B”)。(2)写出false在false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为比较false和false对false分解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用下图装置设计了表中的三组实验。(以收集false气体为标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序号false过氧化氢溶液其他物质质量待测数据1false/2false氧化铁false3false二氧化锰false①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指的是______。②说明false能加快false分解速率的对比实验是______。(填写实验序号)③过氧化氢浴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会影响分解速率,请补全实验步骤:常温下,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铁,再分别加入______,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4)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启动压强传感器,注入false溶液。装置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实验中,触摸烧瓶外壁,有发烫的感觉。(液体体积对压强影响忽略不计)①初始时压强不为0,原因是______。②false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是______。21. 实验小组同学研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A组: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测定溶液的pH变化。B组: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装有m克二氧化碳的试管中。C组:在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1)A组实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最终烧杯中溶液呈______。(选填“酸性”、“中性”、“碱性”)(2)B组实验U形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该现象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3)C组实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上述实验完成后,将B、C组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生成false克白色沉淀,过滤。请分析滤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有______种情况。false克白色沉淀中碳元素的质量与false克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是否相等,说明理由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