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3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虹口区2022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一、选择题(1~14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4分)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2.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A 氢气B. 木炭C. 硫D. 磷3. 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是A. 活性炭B. 碳﹣60C. 一氧化碳D. 碳酸钙4. 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氧化铜B. 大理石C. 氢氧化铁D. 硝酸银5. 属于纯净物的是A. 奶茶B. 蒸馏水C. 米醋D. 汽水6. 属于有机物的是A. 木炭B. 二氧化碳C. 碳酸D. 葡萄糖7. 能引起酸雨物质是A. 二氧化硫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8. 氯化铵(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 +3B. ﹣3C. ﹣5D. +59. 属于钾肥的是A. K2CO3B. Ca(H2PO4)2C. NaNO3D. CO(NH2)210.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 4P+5O2false2P2O5B. CO2+4H2falseCH4+2H2OC. Ca(OH)2+2HCl═CaCl2+2H2OD. H2+CuOfalseCu+H2O11.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沉降B. 过滤C. 吸附D. 杀菌消毒12. 关于H2O和H2O2的比较,正确的是A. 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反应生成O2B. 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C. 构成两种物质微粒中都含有氢分子D. 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含有的分子数相同13.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以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为原料B. 用该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是因为其能溶于水C. 用燃着的木条放入瓶内以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D. 关闭k,若固液不分离,可能是某种反应物已消耗完14. 能够达成实验目的的是A. 用生石灰干燥二氧化碳B. 用灼热的氧化铜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C. 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 用二氧化碳鉴别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二、15~17每题均有1~2个正确选项(选对1个得1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15. 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M点表示的某氯化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行的是 A. 升高温度B. 降低温度C. 加入足量氯化钾D. 加入足量40℃氯化钾饱和溶液16. 一氧化碳、碳分别与足量氧化铜反应,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实验时都必须使用酒精喷灯B. 生成的气体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C. 固体减少的质量都等于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D. 生成等量铜时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和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7. 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实验中,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t1时反应开始,t2时反应停止B. 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d)gC. 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是(b+d)gD. 反应前后固体中只有钾元素的质量不变三、简答题(共30分)18. 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1)75%的酒精溶液可用于杀菌消毒。I.酒精的化学式是C2H6O,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1molC2H6O中约含有_______个碳原子;II.将少量酒精溶液样品,滴入盛有白色硫酸铜粉末的试管中,证明溶液中含有水的现象是______。(2)早在2006年国家已发布相关规定,要求用稀有气体代替氢气作为气球的填充物。氦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氦气可以替代氢气的原因是_______。(3)食盐、蔗糖是厨房中常见的物质。I.取少量食盐,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_______色;II.室温时,将等质量的食盐和蔗糖分别加入10mL水中,充分混合,蔗糖全部溶解、部分食盐固体未溶解,则室温时两种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19. 为研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某小组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只有试管甲中无固体剩余。 (1)实验涉及的三种固体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2)可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实验是_______(选填试管编号)。(3)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4)实验结束后,将三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废液缸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取少量滤渣,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过滤后得到的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20. 某氯化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为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某小组取10g样品,放入水中全部溶解形成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_______色。(2)上述过程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3)甲同学认为,上述过程中得到的氯化钠的质量等于10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请分析说明该说法的正误。_______(4)为得到尽可能多的氯化钠,对滤液B继续实验,后续操作是_______。21. 为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热量变化及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的部分溶解度如表所示。温度(℃)1020304060溶解度(g/100g水)98109119129174(1)1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__g/100g水。(2)20℃时,40g氢氧化钠与60g水混合,所得溶液是氢氧化钠的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配制100g、4%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______g。【实验二】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3)向盛有20g、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随滴入稀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1所示。 Ⅰ.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Ⅱ.结合数据说明,实验过程中A(18.25,7)点的含义______。(4)含4g溶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一定量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实验三】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热量变化。(5)分别取等体积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水,按如表进行实验,测定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证明中和反应有热量放出的证据是______。 烧杯烧杯中原有物质逐滴滴入的物质甲40%氢氧化钠溶液4%稀盐酸乙40%氢氧化钠溶液水丙4%稀盐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