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中考模拟卷 > 上海中考二模试卷

2023年上海市回民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10

2023年上海市回民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3年上海市回民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回民中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二模模拟检索卷时间:100分钟 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古诗文(36分)(一)默写(16分)1.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2)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二)(8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 上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4. 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投以骨”是“以骨投之”倒装和省略形式。B. “顾野有麦场”中的“顾”与“王顾左右而言他”中的“顾”同义。C. 文章记叙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和毙狼全过程。D. 第二段告诉读者,面对狡诈的恶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获得胜利。(三)(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周厉王使芮伯率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弃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告之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遂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注】①芮:姓氏,读ruì。戎:泛指西部少数民族 ②贾: ɡǔ 招致。③谮:zèn ,诬陷。④渎货:贪财。启:引发5.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1)使_____(2)卒_____6.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大王的左右丞相一定认为您缴获的战利品不止一匹良马,就都来向您请求。B. 大王身边的臣子一定因为您缴获的战利品不止一匹良马,就都来向您请求C. 大王的左右丞相一定因为您缴获的战利品不止一匹良马,就都来向您索求。D. 大王身边的臣子一定认为您缴获的战利品不止一匹良马,就都来向您索求7. 概括文章内容,并拟写一个标题。8. 作者认为两伯“罪”在“知王之渎货而启之”。其实,芮伯面对文中的其他人物,也犯下了致命的过错。请你总结出两点。二、现代文(34分)(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大脑也能永葆青春①就在此刻,一个新的神经细胞正在你的大脑里生成。不管你是14岁、30岁还是70岁,这个神经细胞都在变成熟。它的树突和轴突不断延伸,树突接收神经信号,轴突则传出神经冲动……成了,读完上面几句话,新生成的神经细胞已经并入了你的神经网结。读完这篇文章,又会有十几个新的神经细胞并入神经网络参与积累新数据,包括这篇文章所传达的主要信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学教授约翰·曼的最新研究成果似乎为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激烈争论的一个问题画上了句号:在人的一生当中,大脑会持续不断地生成新的神经细胞,不论年龄。②此前,科学家一直认为:在胚胎发育和孩童阶段,人的大脑迅速发育而一旦过了青少年时期,就不再生成新的神经细胞了,最后我们的大脑无可避免的老化与僵化。③事实果真如此吗?20世纪下半叶,凭借一项繁复而精细的技术,科学家就已观察到相反的现象。他们将胸苷的放射性相似物导入实验动物大脑内,这样形成的新神经细胞会携带这种放射性标记,在动物死后也可识别。这项技术证明,在多种成年动物大脑的不同区域,神经细胞的生成一直在进行着。④然而这种技术在人类身上实验有局限性。约翰·曼和他的团队借助标注神经细胞的抗体,尝试在刚去世的人的海马体中寻找处于成型不同阶段的神经细胞。对14岁到79岁不等的28名死者大脑进行实验,终于在2018年5月公布重大研究成果。⑤首先,与在其他物种身上的所见相同,人类的神经细胞生成并未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约翰·曼说:“或许我们出生时都携带着固定数量的神经前体细胞,若非疾病导致,这一储备可能要到80高龄以后才会枯竭。”⑥其次,新神经细胞生成和活跃的位置,正是在海马体的齿状回(在学习时发挥作用的大脑构造)区域。研究证明,在人脑两侧的齿状回中,每天约生成1400个新的神经细胞。在形成后的第一个月,新的神经细胞对海马体的各种功能都产生重要影响,并参与认知再塑,之后就与原有神经细胞一同保障大脑的稳定,例如维持长期记忆。在生命的每一秒,这一过程都在持续发生,不知疲倦地应对着变化不休的环境,可见神经细胞持续生成能提高我们学习和适应能力⑦再者,实验进一步探究出,影响神经细胞生的因素很多,但是持续学习与充满刺激的外部环境,更有利于神经细胞的产生。除此以外,比如压力、体力劳动或饮食结构等,也会影响神经细胞的生成。⑧因此,年长者虽然多几条皱纹,只要乐于接受外界信息,不断学习,他们的大脑一样永葆青春。9. 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依据上文内容,完成下表。科学家原有的认识新技术实验过程 科学研究新成果(1)将胸苷的放射性相似物导入实验动物大脑内,形成的新神经细胞会携带标记,在动物死后也可识别。人类的神经细胞生成并未随年龄增长而减弱。(3)(2)(4)11. 第⑤段中加点词“或许”不能删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以下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阅读文章时新的神经细胞已经在你的大脑中生成并逐渐成熟。B. 科学家此前认为人的大脑发育一旦过了青少年时期就会停滞。C. 技术证明多种动物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细胞生成一直在进行。D. 齿状回中生成新神经细胞可以维持长期记忆,应对环境变化。(二)(18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灶边读书人①我偶然发现母亲在劳作之余还在读书,这让我吃惊不小,她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啊。②母亲小学二年级没上完,就辍学了。原因是她早年丧父,我姥姥一人养家,诸多不易,作为长女的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后为了我的两个小姨和舅舅做出了牺牲。③后来母亲和姥姥一起劳动,接着为人妻、为人母,她完全与书绝缘,母亲的身影总是在家和地里穿梭不停。倒是在我们姊妹几个上学时,她大力支持。她说,看着我们读书,她浑身都是劲儿,忙也不嫌忙,累也不嫌累了。不过我也没有辜负她,最终靠手不释卷的勤奋考上学,端上了她希冀已久的“铁饭碗”。④那天,我回到家里,看见灶火旁烧火做饭的母亲,一手拿柴火,一手拿书,低头垂眉,眼睛在书页间流连,专注得忘了往炉膛里续柴,好像这个世界就剩下她一人。我不忍惊扰她,以致火把从灶膛里掉出来,“噌”一下燃着了脚边的柴火,我抓住水瓢泼过去,灰白色的尘烟“呲呲”叫着如丝缕一样袅袅升起时,她才像从梦里惊醒过来,书本掉落在地,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眼神里满是惶恐,一脸无辜地呆站在那里。这一幕,看得我五味杂陈。⑤我不知母亲从何时开始读书的,灶膛边的一本本杂志和书是我们读过的,早已发黄打皱,它们陪着母亲在这里烟熏火燎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一天天的悠长时光里,我们都不在家,母亲是如何想起用书来慰藉自己孤苦的心灵?父亲去世后,她如同被抽去了筋骨一样孤苦无依,身体的病痛,心里的孤寂,生活的磨难,像一座座大山把她重重围住,压得她胸闷气短,喘不过气来。但要活下去,要把几个孩子养大,把千疮百孔的生活尽力地缝补起来,也不能只是哭。⑥母亲与书结缘,在我的意料之外,她小学二年级的学历,认识的一些字,几十年过去了,在时间的沙漏下,留在脑海里的还有几个?她说,自己的名儿都不会写,更不要说别的字了,既然这样,她怎么能读进去,还读得津津有味呢?母亲害羞地说,她是冲的。我不知道她说的是冲还是充,她的意思是囫囵吞枣?是滥竽充数?还是不求甚解?总之我佩服她的毅力,她是如何靠这几个似是而非的字把整段整篇连贯起来去感知其意的?⑦如今的母亲,不再终日愁苦,情绪低沉,精神世界风清月朗,艳阳高照。我现在才明白,这不仅是物质生活条件好了,还有读书给母亲带来的影响啊。几天前,她打电话说要看我新出版的散文集《我的村庄》,为此她还专门搭车到县城配了老花镜,只等我的书送到手里,她就可以开读了。她的话音里带着甜蜜的笑,裹着浓得化不开的自豪,她要读的书的作者是她的女儿啊!13. 第⑤段加点词语“缝补”在文中的含义是 。14. 阅读文章①—⑤段,完成下面的填空。母亲曾经面对人生困难母亲面对困难时感人的表现(1)为弟妹做出牺牲,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为人妻,为人母,每天在家和地里穿梭不停(2)(3)(4)15. 对第⑥段画线句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A. “我”对母亲识字不多却能读懂文章感到不可思议B. “我”对母亲靠很少的识字量来理解文意感到佩服。C. “我”对母亲识字不多却津津有味地读书感到可笑。D. “我”为母亲识字不多却努力读懂文章内容而感动。16. 文末画线句不能改为“她的话音里带着笑,裹着自豪,书的作者是她的女儿。”的理由是什么?请具体分析。三、综合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上海市虹口区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你受邀参加寻访“鲁迅小道”的专题活动。在收到活动邀请通知的同时,你还收到了下面这份活动资料,并要求完成下列活动任务。“鲁迅小道"的起点从鲁迅到上海后第一个居住地景云里开始。鲁迅在景云里居住期间,与茅盾、叶圣陶、柔石、没雪峰、陈望道等一批文化名人往来密切。“鲁迅小道"的第二处场所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鲁迅先生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与柔石等革命青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鲁迅小道”的第三处场所是多伦文化艺术空间。在这里可以看到《鲁迅的文化生活》专题展览。“鲁迅小道"的第四处场所是鲁迅在虹口的第二处住所拉摩斯公寓,在这里鲁迅与瞿秋白、陈赓、陈云等共产党人密切交往。。“鲁迅小道"的第五处场所是内山书店旧址,它展出了“鲁迅与国际友人内山”的交往故事。第六处是鲁迅先生最后的居所鲁迅故居。和“鲁迅小道”串联起的六处场馆.全长不过近1000米,有老弄堂、有街市,漫步在这条小道,能感受鲁迅在生命的最后十年的生活轨迹,追思先生往事。17. 阅读活动资料,了解“鲁迅小道”基本信息。下列选项中,对“鲁迅小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道的六处场馆,都与鲁迅先生联系密切。B. 鲁迅先生在小道每个场馆和文化名人交往。C. 小道记录了鲁迅先生生命最后十年的生活。D. 小道不足一千米,位于虹口老弄堂老街市。18. 邀请你的同学一起参加这次寻访活动。请你把这次寻访活动向同学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以下最恰当的介绍顺序是( )①场馆介绍 ②活动时间、地点 ③寻访路线 ④重点参观场馆 ⑤活动准备A. ①②③④⑤B. ⑤②①④③C. ①②⑤③④D. ②③①④⑤19. 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_____________》,《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散文记叙了他在日本仙台学医的经历,其中的“讲义事件”和“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的想法。20.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写到:“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寻访“鲁迅小道”,让你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请你对这句话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的论述。80字左右。四、写作(60分)21. 题目:久违的阳光(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