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中考模拟卷 > 上海中考二模试卷

2022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10

2022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2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杨浦区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中考适应性训练(一)语文学科试卷2022.6一、古诗文(36分)(一)(12分)1. 默写。(1)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知困,______。(《礼记·虽有嘉肴》)(4)但愿人长久,______。(苏轼《水调歌头》)(5)临近毕业,小李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鼓励同学们坚守志向,迎接挑战。(二)(24分)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曹刿论战(节选)《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丙)谢翱传(节选)宋濂①谢翱,字皋羽,福之长溪①人。父钥,著《春秋衍义》《左氏辨证》传于时。翱世②其学,有大节。会丞相文天祥开府延平③,长揖军门④,署咨事参军。②及宋亡,天祥被执以死,翱悲不能禁,只影行浙水东。严有子陵台,孤绝千丈。翱挟酒以登,设天祥主⑤荒亭隅,再拜跪伏。酹⑥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悲思不可遏,乃以竹如意击石,竹石俱碎。元乙未,以肺疾作而死,年四十七。③赞曰:翱一布衣尔,未尝有爵位于朝,徒以被天祥之知,翱不负天祥,肯背国哉?翱盖天下之士也。(选自《宋濂散文选集》有删节)【注释】①长溪:福建省霞浦县。②世:继承。③开府延平:在延平地区开设府署。④长揖军门:投拜军营,文天祥抗元,谢翱曾率乡兵来投,任咨议参军。⑤主:死者的牌位。⑥酹:以酒浇地作祭奠。2. 初三教材中选用了宋濂的另一篇文章《______》。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会丞相文天祥开府延平 ( )(2)翱一布衣尔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_____5. 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谢翱三次大声痛哭,又再次下拜行礼,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B. 谢翱多次大声痛哭,又再次下拜行礼,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C. 谢翱多次大声痛哭,又拜了两次,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D. 谢翱三次大声痛哭,又拜了两次,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6. 阅读甲诗丙文,谢翱祭拜文天祥亡灵的原因是:_______;阅读乙丙两文,谢翱和曹刿的共同点是:______(以上两空都用自己的话回答)。7. 下列对诗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甲诗格调悲壮,气贯长虹;丙文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读来感人至深。B. 甲诗直抒胸臆表明诗人志向;乙文主要运用对比和对话形式刻画人物。C. 从乙文和丙文中可以看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依靠百姓,取信于民。D. 从诗文中可见,文天祥、曹刿、谢翱都具有共同的精神品质。二、现代文(34分)(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国潮何以成为世界风尚①曾几何时,年轻人对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等“洋节”趋之若鹜。近年来,这些节日已悄然降温。相反,当下青年群体追逐国潮的时尚正在悄然兴起。②国潮中的“国”特指中国,主要聚焦于文化领域,以中国在历史发展中沉积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几千年来熔铸形成的民族精神为内核,包含着中国艺术、中国美学的审美趣味。“潮”是指一种流行趋势与时尚动向,是众人争相热爱某种事物所形成的一种风尚。③国潮热是对传统文化的重塑与传播。从历史逻辑上看,这股风潮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继承,其不仅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外在形式,而且又使传统文化融合了现代科技,使传统文化在当代充分展现了内在魅力;从现实逻辑上看,国潮的传播增强了文化的社会塑造功能,增强了中国对世界文化潮流的引领力。④国潮热的产生有其内生原因。它是当代国人的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是国民确立文化身份、寻求文化认同的情感所寄。早年韩潮、日潮、欧美潮席卷中国之时,正是国人渴望与国际接轨之际,他们追逐的不仅是国外的新鲜文化,更是对富裕生活水平的向往。如今的年轻一代成长在大国崛起的时代,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强国自信。此时他们渴求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充分彰显自己的民族身份,而国潮的出现就成了一个绝佳载体。⑤国潮热折射出的不仅是国人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更彰显出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国际地位的持续提升。国潮热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流行风尚,追根溯源是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国际地位的持续提升与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正是中国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为国潮这一“软实力”的展示提供了强有力的“硬实力”支撑,加上时代青年的深度参与,国潮得以蓬勃兴起、蔚然成风。⑥国潮热现象为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表达与创新性发展带来了重要启示。⑦我们要注重文化的时代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时尚形式充分展现文化产品本身内蕴的精神内涵。文化如果停留于过去的形式,就容易成为过去式的陈列与摆设。要想使传统文化在当下焕发新机与活力,就必须对其赋予新时代的色彩与样式。⑧要注重文化的通俗性,让文化贴近人民、贴近生活。文化______需要阳春白雪,______要做到雅俗共赏。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亲近大众;必须坚持人民在文化创作中的主体地位,不能与大众的现实生活严重脱节,致使曲高和寡、无人应和。⑨我们要注重文化的国际性,主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广泛包容性的特质,崇尚“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等理念。中华文化有足够的智慧与气度消化外来文化,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中推陈出新。⑩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增强文化自信,拓宽国际视野,提升文化活力。在守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续写中华民族文化的新辉煌。8. 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⑧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所以B. 与其……不如C. 不仅……更D. 虽然……但是9. 文章围绕“国潮热”从三个层次进行论述,请作简要概括。(1)______(2)______(3)______10. 第⑩段画线句的含义是______11. 有人认为:文章第⑨段可以删去,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二)(1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花园里的植物课①要过年了,日常生活的节奏就自然被中断。比如家中存的旧报纸,平时觉得碍事了,拨一下电话,小区收废品的夫妻就会登门来取。若在年跟前大意了,便会得到“哎呀,我们已经回家过年了”的回音儿。而转年开工的信号,也是首先看到他们的身影在小区出现。北方春暖花开时,我家小区里还会出现一类人的身影,就是为我们打理花园的花工。这些年来打理小区的花工肯定不止一拨。我也记不住。但有一个花工例外,我不仅记住了他,而且他还成为我第一个植物启蒙老师。②我喜欢花花草草,没事就在花园拍些花草。一天,经过一排海棠树,猛听到头顶一声断喝:拍什么拍?我一惊,只见树丛间冒出一张皱巴巴的窄条脸来。正是他站在木架台上,手拿一把剪枝刀,脸上挂着笑意,原来是在跟我开玩笑。这是我们接触的开始。③别看我们小区花园不大,但将里面的植物认清,也不是一年两年的功夫。有一次他拿小区角落里两棵树考我,我说不就是椿树吗?他说叫火炬。我将信将疑,一树绿叶子,火炬在哪儿?他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果真到了秋天,某天散步时望向它们,果实高挂,一树的火红,其形状可不是一枚枚火炬吗?又一次,他新栽了小苗,拿来考我。劈头就问,好像很喜欢看我犯蒙的样子。之后他便启发,“你经常吃它的果实,知道吗?”见我实在猜不出,他便道:桑树苗啊。这类突如其来的考问多了,让我也不得不变得上心起来。在微博上记、在书里查,待他再出考题,我已能迅速作答。他便一笑:哦,这些个你记得啊。还真像位老师。慢慢地,一闭眼,小区里的植物就在我脑海中形成一个植物图谱,植物名也认得越来越多。我服了。④什么时候剪枝,什么时候浇水,怎样让果树落果,怎样让那些不结果的景观树看起来好看,他都门儿清。花园在他的打理下妥帖着呢,桃树年年结一树小桃,“比大桃甜多了”,他痛快地说,带一种欢畅劲儿。⑤他的离开,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某天,一队人马突然就进了花园,又是翻地又是整枝。后来渐渐发现,这些人到底和他不一样,他们干一通活后就撤。缺了这天天看护的功夫,那棵结桃的树身上爬满了蚧壳虫,看着好一阵心疼。不由得想起他。⑥这样的外来工走了,就很难再见。谁能想到今年节后,我刚开始上班,竟与他遇上。那天心里有事,回家气闷,就想外面透透气。刚入花园小径,一个穿黑皮夹克的人站在了面前,我冲口而出:你回来了?他说,没回来,朋友叫过来玩两天。现在哪干活呢?没有,马上要去找。干嘛不继续干这个?不是干得挺好吗?我得找个能挣钱的活儿。什么活儿?翻沙子吧……⑦我顿了顿,这听来可是个重体力活啊,他一个看着奔五的人,人精瘦精瘦,能拿起来吗?何况一条腿还不利落。会很累吧?我只能这样提醒。那没办法啊,这两年家里走了三个亲人,他们生病都借了钱,如今得还。他顿了一下又说:我可不像别人那样,借着钱还心里踏实。⑧原来他离开有这个原因。每一个外来工身后,都可能有一个沉甸甸的家庭,以及各种各样的背负。你悠着点儿。不行了再干老行当。那还回这里吗?不回了。我明天要走了,你还不知我姓什么吧?我说不知啊,还真不知。他认真地说,我姓董。你是干什么的?我呀,也很辛苦的,天天对着电脑爬格子。哦,是作家。明儿一早就走了,以后,还真不定能见上呢。他话锋一转,笑着补一句:人挪活,树挪死。我服了。⑨是的,我们的因缘仅限于一段时间。彼此都觉得对方很清闲,脑子不用搁事。但这都只是我们留给对方的一面而已。每一种职业、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不容易,但我们往往只在意自己那部分。只有近前一个人,也把他的这一面敞开,才好像能对照出来自己那份。⑩如此与自己生活轨迹不同的人,终究还是会出现了又隐去。不过,出现过,终究还是不一样。毕竟,因为这花园里的植物课,我已精进不少,再到花开草长,我肯定会想起他,当然,也会想想自己的生活。12. 第④段加点词“妥帖”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13. 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14. 下列对第⑤段作用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表现董师傅离去使“我”感到意外,为此心中充满不舍和牵挂。B. 与第④段形成对比,表达“我”对那“一队人马”行为的不满。C. 反衬出董师傅对待工作尽心尽力、认真负责的精神品质。D. 段尾“不由得想起他”,为下文“我”和董师傅的意外相遇埋下伏笔。15. 文中第③段和第⑧段都有“我服了”一句,其原因不同。请简要分析。第③段:______ 第⑧段:______16. 联系全文,请说说标题“花园里植物课”的妙处。三、综合运用(20分)XX 中学文学社举办“名著中的少年”主题活动,活动分为以下四个板块,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一)我朗诵17. 活动要求你朗诵艾青于 1940 年创作的《刈草的孩子》这首诗,你认为正确的朗诵语调应是 ,请简要说说理由。A.高亢 B.低沉 C.激昂 D.平直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二)我推介18. 活动要求寻找名著中少年的身影并整理成一张表格,请你完善这张表格。作品少年推介词《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们红小鬼们担任司号员、勤务兵,拿起枪杆参加战斗,他们是一群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的少年,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①__________阿廖沙②请用恰当的复句表述_________(三)我策划19. 学校文学社将组织一场主题演讲比赛,下列不属于策划演讲比赛必备环节的两项是( )A. 搜集资料,撰写演讲稿。B. 推选主持人,撰写串场词。C. 组成评委会,制定评选细则。D. 安排演讲顺序,保证选手依序演讲。E. 培训演讲选手,提升演讲技巧F. 评出奖项,公布比赛结果。(四)我感悟20. 活动中,你读了《简·爱》一书,对小简·爱的精神品质印象深刻。请选取一个角度,联系自身实际,写一段80字左右的阅读感受。______四、写作(60分)21. 请以“这,才是收获”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