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班级: 学号: 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基础1.抄写句子,做到正确、工整、行款整齐。ㅤㅤ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2.根据语境,读拼音,写字词。ㅤㅤ雪花的飘落,总有几分俏皮,也有几分xuān nào ,欢快而不失优雅,随意却有韵味,翩跹中还带着sǎ tuō 。一片片雪花diǎn zhuì 在树梢,灵巧而美丽,这是大自然kāng kǎi 的馈赠。轻风拂来,雪花漫天飞舞,这一shùn jiān ,让人心潮péng pài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每题2分,8分)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山涧(jiàn) 笨拙(zhuó) 投掷(zhì) 晶莹剔透(yíng)B.单薄(bó) 曝晒(pù) 衣襟(jīn) 威风凛凛(lǐn)C.苞蕾(lěi) 巍峨(wēi) 凝视(líng) 别出心裁(cái)D.呻吟(yín) 瘦削(xuē) 苔藓(xiǎn) 聪明伶俐(lín)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出现)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小门)C.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夹着)D.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向来)5.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亮相、行头、跑龙套、花架子、科班出身”都是与戏曲有关的词语。这里的“跑龙套”表示“在戏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的意思。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诗句中的“暖”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寒”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C.“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句中加点的词突出了草原的可爱之处,使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抒发得更加酣畅淋漓。D.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告诉我们:凡事要多向行家请教,向有实践经验的人虚心学习。6.下列句子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五谷孕育了人类文明,人们常用“五谷丰”来形容丰收。这里的“五谷”指稻、麦、黍、菽、稷。B.书法是我们的国粹。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指的是唐朝的柳宗元。C.《金色的鱼钩》题目拟得好,特别能吸引人。“金色的鱼钩”不仅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更象征着老班长金子般闪耀的思想光芒。D.《童年》中的阿廖沙有一个苦难的童年,但在慈祥善良的外祖母及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等人影响下,他依然保持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三、基础7.根据要求,完成相关练习。ㅤㅤ“一首歌,一幅画,一件小工艺品……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民主实验小学六(1)中队正在筹备一次“向美而行”艺术体验活动,邀请你共同参与![公交出行]一般来说,公交车停靠的站点越多,时间越长。(1)周日,班长晓枫和大家约好,上午9点到“艺术馆”公交站集合。他家住“怡园”站附近,请你根据站牌信息帮他选择最快捷的乘车方案。 A.乘坐92路从“怡园”站上,到“艺术馆”站下。B.乘坐65路从“怡园”站上,到“复兴路”站下,转乘78路到“艺术馆”下。C.乘坐65路从“怡园”站上,到“天畅街”站下,转乘78路到“艺术馆”下。(2)在乘车途中,晓枫看到了许多路牌,哪一块路牌的地名拼音是错误的? A.前进路(QIAN JIN LU) B.天府街(TIANFU JIE)C.顾榭(GUXIE) D.浣家湖(HUANJIA HU)ㅤㅤ[艺术体验]晓枫带领同学们来到了“古琴馆”,眼前出现了一面立体浮雕。(3)“古琴馆”里出现了一副对联:锺期久已没,世上无 。请根据文言文《伯牙鼓琴》,选择合适的答案。A.妙音 B.乡音 C.琴音 D.知音(4)“古琴馆”里琴声悠扬婉转,悦耳动听。你能想到哪些跟音乐艺术有关的四字词语: 、 。ㅤㅤ[文明参观]晓枫发现“古琴馆”里出现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他号召同学们写一封倡议书。(5)为了给更多人良好的审美体验,我们倡议:①馆内浮雕的护理工序十分复杂, 。②聆听高雅的音乐需要安静的环境,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诗句传真情。“待到重阳日, 。”写出了朋友间情谊的真挚深厚。“ ,江清月近人。”此境此景,衬托了诗入夜宿建德江的孤寂心情。“ ,听取蛙声一片。”传达了作者闲居乡村时内心的宁静、喜悦。“ ,水村山郭酒旗风。”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向往。(2)音乐是流动的画面。(伯牙)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贝多芬即兴弹奏《月光曲》时,皮鞋匠好像看到月亮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3)读文章时,要体会作者写景时融入的情感。老舍描写“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 那样,到处 , 。”表达了对草原的喜爱之情。《盼》中“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的描写衬托了我 的心情。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0分)9.(短文一青山不老(节选)ㅤㅤ①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ㅤㅤ②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栉。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ㅤㅤ③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ㅤㅤ④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1)第②自然段中,“如臂如股”“劲挺”“顶住”等词语,既写出了老人种的树 ,又写出了这些树 。(2)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指 ,实际上包含着他 、 的精神。(3)根据内容,进行判断。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①“绿风荡漾”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被树木围绕,到处充满着绿色与生机,因为有了太多的绿色,所以那风也就感觉是绿色的了。 ②“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说明植树造林有可喜的经济价值,自然使人想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 ③课文以“青山不老”为题,主要是想表达老人种下的这片青山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这一层意思。 (4)小琴读了《青山不老》,自然联想到鲁迅的名言,觉得这位普通老人就是其中一类人的代表。这句名言是 A.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B.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C.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D.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5)请结合短文和生活实际,设计一条植树造林的宣传标语。 10.短文二会唱歌的火炉迟子建ㅤㅤ①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ㅤㅤ②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ㅤㅤ③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们就得跟着大人上山拉柴火。ㅤㅤ④我们家拉柴火,都是由父亲带领着的。我们通常是吃过早饭就出发,我们姐弟三人推着空车上山,父亲抽着烟跟在我们身后。冬日的阳光映照到雪地上,格外的刺眼,我常常被晃得睁不开眼睛。父亲生性乐观,很风趣,他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声有时会把树上的鸟给惊飞了。ㅤㅤ⑤我们拉的柴火,基本上是那些风刮倒的树木,它们已经半干了,没有利用价值,最适宜做烧柴。风倒木是有限的,它们被积雪覆盖着,很难被发现。我最乐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寻找风倒木。往往是寻着找着,听见啄木鸟“笃笃”地在吃树缝中的虫子,我就会停下来看啄木鸟;而要是看见了一只白兔奔跑而过,我又会停下来看它留下的足迹。由于玩的心思占了上风,所以我找到风倒木的机会并不多。ㅤㅤ⑥往往在我游山逛景的时候,父亲的喊声会传来,他吆喝我过去,说是找到了柴火,我就循着锯声走过去。父亲用锯把风倒木锯成几截,粗的由他扛出去,细的由我和姐姐扛出去。把倒木扛到放置手推车的路上,总要有一段距离。有的时候我扛累了,支持不住了,就一耸肩把风倒木丢在地上,对父亲大声抗议:“我扛不动!”那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姐姐呢,即便那风倒木把她压得抬不起头来,走得直摇晃,她也咬牙坚持着把它运到路面上。ㅤㅤ⑦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在山里呆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手脚发凉。父亲就会划拉一堆枝丫,为我们点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色的火焰,那画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因为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几个土豆藏到怀里,带到山里来,待父亲点起火后,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后来父亲发现了我们带土豆,他没有责备我们,反而鼓励我们多带几个,他也跟着一起吃。所以,一到了山里,烧柴还没扛出一根呢,我就嚷着冷,让父亲给我们点火。父亲常常嗔怪我,说我是只又懒又馋的猫。ㅤㅤ⑧现在想来,我十分感激父亲,他让我在少年时期能与大自然有那么亲密的接触,让冬日的那种苍茫和壮美注入了我幼小的心田,滋润着我。每当我从山里回来,听着柴火在火炉中“噼啪噼啪”地燃烧,都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我觉得柴火燃烧的的声音就是歌声,火炉它会唱歌。火炉在漫长的冬季中就是一个有着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它的歌声使我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朴素,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ㅤㅤ⑨所以,我成年以后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火炉的影子就会悄然浮现。虽然现在我已经脱离了与火炉相伴的生活,但我不会忘记它,不会忘记它的歌声。它那温柔而富有激情的歌声在我心中永远不会消逝!(1)联系上下文,解释短文中加点的词语。袅袅: 。司空见惯: 。(2)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①冬天一到,火炉就被 了,它就像冬夜的 一样。“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这句中“姗姗来临”,让我感到 。②第⑦自然段中,“跳跃”一词表达了作者此时 的心情。作者认为“那画面格外的美”的原因是 。(4)关于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这表现了他生性乐观、风趣的特点。B.父亲扛粗的风倒木,细的让“我”和姐姐扛,这表现了他对“我们”的关爱。C.父亲常常嗔怪“我”又懒又馋,这表现了他对“我”偷偷带土豆的不满。D.父亲让“我”在少年时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辛。(5)短文为什么以“会唱歌的火炉”为题?请结合短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① ② 五、11.习作ㅤㅤ“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你一定有过与他人合作的经历,如在学校和同学合作参加比赛、做实验、排演课本剧……和家人合作采茶叶、包饺子、打扫卫生……在社区与人合作进行公益宣传、猜灯谜、参加文艺汇演……请你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ㅤㅤ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400字以上,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参考答案1.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2.喧闹 洒脱 点缀 慷慨 瞬间 澎湃3.B4.C5.A6.B7.(1)A;(2)A;(3)D;(4)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5)①请讲究卫生;②请不要大声喧哗。8.(1)还来就菊花 野旷天低树 稻花香里说丰年 千里莺啼绿映红;(2)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3)柔美 中国画 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 急切。9.(1)粗壮 生命力强;(2)老人创造的这片绿洲 绿化家园 无私奉献;(3)①A;②B;③B;(4)D;(5)植树造林,造福后代。10.(1)文中指雪花轻轻摆动;文中指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已经见怪不怪了;(2)写了作者童年时和父亲以及弟弟上山砍柴,听到火炉发出的“歌声”,作者觉得自己应该像火炉一样,懂得生活的乐趣!(3)点燃 守护神 春天到来的很晚;(4)激动 一簇橘黄色的火焰让人感到特别温暖;(5)C;(6)①以“会唱歌的火炉”为题说明了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感激和怀念之情。②以“会唱歌的火炉”为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