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的小火炉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21 回答:爱度老师
(1)文章围绕“小火炉”,回忆“温情故事”。阅读全文,根据提示,补写“温情故事”。
①玩雪后在火炉上烤冻僵的小手。
②
③
④寒冷冬夜围坐在小火炉旁听父亲讲故事。
(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木炭没有烟、火又旺,关紧门窗,即使门外大雪飘飘,室内也会被红红的炭火烘托得温暖如春。
②蜂窝煤早在秋天时父亲母亲就打好晾干码放在厨房里,它们一直在等待着漆桶小炉的召唤。
(3)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先在靠近桶底处开一小孩巴掌大的口子作炉眼,再在炉眼上方横穿五六根细钢筋条,作为算子,炉胆坐在算子上安放在桶中央,然后再和一小滩黄泥,将炉胆和桶的空隙处用泥巴填满,直没到炉顶,斜抹平,放上合适的炉盖盘,一只活动的“取暖器”就算大功告。(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品析其表达效果。)
②下雪了,天地间顷刻银装素裹、冰雕玉砌,小孩子在家里是待不住的,纷纷跑出来堆雪人、打雪仗。(从修辞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4)有人认为文章的①②两段所写内容与题目“温情的小火炉”关系不大,可以删去,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②冬天起床前母亲在小火炉上为“我”烤棉衣棉裤。③冬天一家人围着小火炉吃热乎乎的饭菜。
(2)①(小火炉) 暖气扩散。
②到小火炉里燃烧发热。
(3)①加点词语是动词,传神地写出父亲自制小火炉的全过程,表现父亲的聪明能干和为了家人度过寒冷冬天的悉心付出。
②比喻,将铺在地上的雪比作“银装”,将屋檐上地上结的冰比作雕塑和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下雪后的美丽场景和对小孩子的巨大吸引力。
(4)不能删去。开头两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生活清贫和“我们”的家庭状况更加困难,为后文父亲自制小火炉为一家人温暖过冬作铺垫,越是艰难困苦的生活,这温情的小火炉越显得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