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呼喊特丽莎的人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18     回答:爱度老师

(1)速读文本,请梳理本文情节,补写思维导图。

我在街中央喊“特丽莎”→①   →②   ——真相揭示后众人决定喊完回家→③   

(2)品味下面的句子,按要求作答。

①我的影子受了月亮的惊吓,蜷缩在我的两脚之间。(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②正当我们渐入佳境时,突然有人——如果是从他的嗓音判断,他一定是个满脸雀斑的人——问道:“可是,你确定她在家吗?”(由声音判断人的长相是否符合实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本文结尾两段能否删去?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4)《微型小说选刊》准备刊登此文,你认为下面哪个栏目更合适,请结合文义加以阐述。

A.社会大千

B.哲理佳品

C.荒诞世界

D.人海瞭望


参考答案:

(1)①许多人跟“我”一块喊“特丽莎”②大家向“我”询问喊“特丽莎”的缘由 ③“我”离开后好像依然听见有人在喊“特丽莎”

(2)①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我”的影子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反衬出夜晚的宁静和“我”叫喊声音的响亮,为下文许多人加入叫喊队伍的情节作铺垫。

②不符合实际。这样写表现出“我”对呼叫“特丽莎”一事提出疑问者的讨厌、丑化。

(3)不能删去。内容上,这两段写真相已明,人们散去,“我”好像依然听见有人在喊“特丽莎”。可见,习惯对人的行为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一些人沉浸在一种无意义中而不可自拔,从而突出了文章主旨。结构上,这两段照应文章标题和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4)示例一:我认为B“哲理佳品”栏目适合。因为本文叙述了一个从个体至群体的呼喊“特丽莎”的故事,看似浅显、荒谬的描述,蕴含着作者对于习惯给人深远的影响、人们沉浸在一种无意义中不可自拔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示例二:我认为C“荒诞世界”栏目适合。因为本文揭露了人的生存状态——人的行为、语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事,意义是什么,目的是什么,等等。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