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教授和他的葱油饼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18 回答:爱度老师
(1)根据上文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
情节 |
“我”的心情 |
十七年前 |
电影欣赏课后去严教授家吃饭 |
① |
十六年前 |
② |
不舍 |
七年前 |
“我”和妻子从纽约去看严教授 |
③ |
2014年 |
④ |
悲伤、难过 |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那个目光清澈的翩翩少年,从唐诗里的江南走来,走进锦瑟青春,走进经史子集,走进美国的校园,走进莎翁的宇宙,走进白发如雪,走进深不可测的太平洋。
(3)葱油饼再美味,毕竟是家常食品,在“我”心中却“位居四绝榜首”,为什么?
(4)文中写到身在异国他乡的“我”看完电影后说“他们是要回去的,我也必定要回去的……”,严教授会把习主席提出的理念做电邮签名档……请联系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链接材料】9月22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会上,杨振宁先生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题发表了讲话,他着重回忆了和邓稼先关系,两人是从小到大的同学,又一起到了美国,他们之间的情谊不单单是学术之间,更像是一对好兄弟。后来邓稼先回国,杨振宁则留在了美国。1971年杨振宁回国,终于见到了邓稼先,也从邓稼先口中了解到了我们原子弹爆炸成功基本上都是靠的我们自己的力量。临别之时,邓稼先给杨振宁写了一封信,信的结尾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杨振宁当时不完全懂邓稼先的意思,后来杨振宁说懂了,也明白了邓稼先的用心。邓稼先的意思应该是,希望自己想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我们相隔千山万水,不管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我们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建设祖国)。2017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在美国接触了最高端的物理实验室,创立了专门资助中国学者过去留学的基金会,可以说他一直在为祖国奉献着,实践着“千里共同途”。
参考答案:
(1)①高兴(欢喜);②“我”因为转学与严教授告别;③感动(敬佩);④我听师母说严教授已过世。
(2)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严教授知识渊博(学贯中西)的特点和丰富多彩的一生,表达了“我”对他的敬佩和爱戴。
(3)在“我”留学之初迷惘、孤独时,严教授的葱油饼让“我”感受到父亲般的温暖;同时,葱油饼还寄托了同为海外游子的“我”和严教授对亲人、对故土的眷念。
(4)示例:无论是邓稼先还是杨振宁先生,还是严教授,他们的身上都留着炎黄子孙的热血,他们都有一颗爱国心,他们都有故土情结。因此,邓稼先回国参与国防建设,杨振宁教授创立了专门资助中国学者过去留学的基金会,还放弃美国国籍,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严教授在国外牢牢记着家乡的葱油饼,死后也把骨灰撒入太平洋,他们都实践着“千里共同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