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标答案 > 课本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后题答案

七年级下册井冈翠竹课后题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2-08

  一、参考答案

  课文围绕“井冈翠竹”主要写了以下内容:

  ①井冈翠竹的外观特征,包括其形态美。

  ②井冈翠竹的生长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③井冈翠竹所代表的革命精神,如无私奉献、坚贞不屈、乐观向上等。

  二、参考答案

  (示例)首先,作者通过描绘井冈翠竹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将其与井冈山的人相联系。竹子的郁郁苍苍、亭亭玉立,以及它们在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的环境中茁壮成长,都象征着井冈山人民的坚韧不拔和生命力旺盛。这些竹子就像是井冈山人民的化身,共同经历着风雨的洗礼,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其次,作者通过叙述竹子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作用,将其与井冈山的历史相联系。在那个时候,竹子被用作武器、工具,甚至作为掩体,为革命战士们提供了坚实的支持。这些竹子的无私奉献和坚贞不屈,正是井冈山革命精神的生动体现。它们见证了无数英勇的事迹,成为革命历史的见证者。

  最后,作者通过强调竹子的乐观向上和生命力顽强,将其与井冈山的现实相联系。即使经历了血雨腥风的年代,竹子依然年年长、年年绿,象征着希望和生命力。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正是井冈山人民在现实生活中所秉持的态度。他们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未来。

  三、参考答案

  1.这句话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毛竹做的扁担”来借代革命家们所承担的重任。同时“从井冈山出发,走过漫漫长途,一直挑到北京城”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革命的艰辛历程。

  2.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四个相似的句式排列在一起,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在一天比一天往上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竹桥的成长拟人化,使句子更加生动有趣。“一天比一天”的重复使用,强调了时间的推移和事物的变化,使得句子更加富有动态感。

  3.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竹子以人的意志与行动,如“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使得句子更加生动有趣。同时,“穿云钻雾”“呼啸而来”等词语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竹子下滑时的速度与气势,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滑下”“转入”“流进”“挤上”“走上”等动词的连续使用,形成了流畅而富有节奏感的句子。

  四、参考答案(略)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