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pdf
立即下载Pdf高清文档,方便阅读和可直接打印
九年级阶段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 23 道题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黎明(11)
杜决(jué)
中伤(zhong)郑重其事(shi)
B.觅食(mi)压榨(yā)
拮据(jù)
李代桃疆(jiāng)
C.灌溉(gài)曼游(màn)
冠冕(guán)矫揉造作(jiāo)
D.积攒(zǎn)恪守(kè)
浮光掠影(1è)应酬(yi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一件优秀的人工智能作品的意义,不是让之前无数的人类作品变得,相反,它让我们重新看清了其背后那些世代经典的真正价值。人类于创作中的爱与智慧、丰富的情感与 的精神、对生命的观照与超越生命之上的追求,值得我们永远,值得一代又一代创作者们接力精进。
A.黯然失色琾肄别贰身充沛重视B.黯淡无光投注充实重视
投注充沛投身充实珍视C.黯然失色珍视D.黯淡无光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深沉的爱,总是源于理性认知。②近年来,人们欣喜地发现,正能量更强动,主旋律更高昂。③从《觉醒年代》《长津湖》《山海情》等主流影视作品的成功,到《这就是中国》《领风者》等一批脱口秀、动漫作品的走红,再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这些文化现象不仅折射精神风貌,而且反映思想认知。④今天,人们热爱祖国也对国家的历史,以及在历史演化中选择的道路,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更加坚定的信心。A.“深沉的爱”“理性认知”“热爱祖国”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B.句②的主千是“人们发现正能量”。C.句③中画线句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是转折复句。D.句④是病句,用词不当,把“演化”改为“演进”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长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B.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答谢白居易的诗,诗题中“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C.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他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D.在《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风雪山神庙怒杀仇敌,最终被通上梁山。
(2)名著阅读(3分)中国古央小说善于塑造人物,《水浒传》里很多人物形象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读片段往往不及我们阅读整本书之后了解更全面。请从下面A、B选项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书中情节,谈谈读了整本书后对该人物“新”的认识并说明理由。A《拳打镇关西》--鲁智深(疾恶如仇) B《景阳冈打虎》--武松(武艺高强)5.古诗文默写(6分)
(1)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2),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明月几时有?(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岳阳楼记了)(5)“月”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谢庄在《月赋》中写道“隔千里兮共明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二、古诗文阅读(17分)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6题。(3分)
【甲】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阔来垂钓碧溪上,想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团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乙】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歌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术可轻年少。【注】①这首诗是李白游渝州谒见李色(yong)时所作。李邑态度轻慢,于是李自在临别时写了这首诗。②假令:假使。回篮却:微扬。团枪漂:大海。圆宣父:对孔子尊称。6.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前四句描绘了一个似乎欢乐的宴会,乐景衬哀情,显示了诗人内心的乐观豁达。B.乙诗中诗人对李邕轻慢的态度委婉反驳,用圣人识拔后生的故事来讽刺李。C,甲诗以“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艰难;乙诗以大自比,表现豪情满怀。D.甲诗作者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信心,重鼓勇气:乙诗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常祯五年十二月,余住面湖。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雷。雾凇流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
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企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游沙湖
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薪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杂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幕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独往湖心亭看雪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C.得疾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D.是日剧饮而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8.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见余大喜曰:“湖中病得更有此人!”(2分)(2)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3分)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寺在薪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10.甲文中张岱与痴人“强饮”,乙文中苏轼与异人“剧饮”,都流露出微妙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用自己的话分别加以概括。(4分)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8分)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生动具体地讲述着中华文明的过去,而且深刻长远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当下和未来,它们不仅属于我们,而且属于子孙后代,既要保护好,也要利用好更要传承好--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把非遗的传承,当作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的“接力赛”。提及“传承之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他还强调,要让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据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摘自《瞭望周刊》)
【材料二】
早在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曾娜就提出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建议。曾娜认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但由于“非遗”项目数量众多,项目所在地分布较广,一些地区由于保护机制欠缺、资金不足等问题,造成“非遗”项目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为此,她建议,全社会要营造保护文物的围,普及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整体提高公众的认知,传播民族情怀,弘扬中华文明。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挥资源优势,对“非遗”项目的展现形式进行创新,如加强博物馆建设,旅游发展过程中融入有生命力的非遗项目等,让“非遗”更好地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