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2023年辽宁省实验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4-12-02

2023年辽宁省实验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年辽宁省实验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pdf

立即下载Pdf高清文档,方便阅读和可直接打印

2023--2024(上)九年级期中阶段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数据采集时长: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置之不理(zh1)A.游弋(y1)惊骇(hài)忧戚(qI)
B、秘决(jue)
嗤笑(chī)煞白(shā)自吹自擂(1éi)
形销骨立(xiāo)C、端祥(xiáng)摇曳(yè)惘然(wǎng)
鞥鳯拝騫爷撩逗(lióo)天骄(jióo)言不及意(yi)宽宥(yóu)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棋盘山位于沈阳市东北部,一年四季的极大变化让这里风景_,也因为举办了国际女子世界象棋冠军争夺赛而_…国内外。棋盘山_-有自然山水景色,在人文景观方面也有不少历史遗迹、典故和传说。另外,盘山物种资源_--,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动植物资料。
A.独占鳌头 著名 即使 丰厚B.独树一帜 闻名 不仅 丰富
C.独树一帜 著名 不仅 丰厚D.独占鳌头 闻名即使丰富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青春,就应该像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借着风力也要飞向远方。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座好看的玻璃房,你眼前看到的也不再只是一道堵心的墙。飞翔,会让你见识到你未曾见过的东西,让你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漫延到更宽更远。A.“蒲公英”是名词,“也”是剧词,“飞向远方”是偏正短语。
B.“即使力气单薄,借着风力也要飞向远方。”这个句子是条件关系复句。
C.“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座好看的玻璃房”中“是”充当此句谓语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更宽更远”后添加“的地方”
4.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穆旦,原名查良铮,诗人、作家。《我看》是他的代表作,选自《穆且诗文集》。
B.莫泊桑,法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巴樂圣母院》《半脂球》等,C.《岳阳楼记》《辞翁亭记》《湖心字着雪》作著分别依次是北末的范仲淹、欧阳修和明木清初的张俗。
D.《敌多》选自小说集《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才。我们还学过他的另篇小说《藤野先生》。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艾青在《光的赞歌》一中,赞美了“光”这一物质,赞美了“光”带来的社会文明.
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B.《艾青诗选》中,最能凝聚着诗人对祖国母亲深沉的爱的意象是“上地”“太阳”则表现了诗人对光明、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C.《格列佛游记》中飞岛国的达官贵人靠按到百姓物产养活自己,如果不顺从,就让他们得不到阳光雨露。
D.格列佛在小人国看到有一种特殊游戏:人们在离地高绳上跳群,皇帝依据表演的好坏按名次讲给表演者蓝色、红色、绿色丝线。
6.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6分)
(1)则有去国怀多.满日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国忽复乘舟梦日边。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4)见余大喜曰:
6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示社会的发展,发出的感慨,范含看深刻的人生哲理,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题。(3分)
【甲】水调歌头
苏钱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盲,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玉字,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米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娟。
【乙】西江月①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益凄然北望。
【注释】①本词写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时。
7.对上面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词上片写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片写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
B.乙词整体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
C.甲乙两词同为中秋时所作,同样营造了清寒孤寂的围,都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
D.甲词用“高处不胜寒”反衬出人间的温暖。乙词借“人生几度秋凉”感叹人生坎坷,世态炎凉。
(二)阅读选文,完成8~11题(12分)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山看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颉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乌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
【乙】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谓传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话。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
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又言:“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岁得票数百万斛。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者,奏罢十数事。
(选自《未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必试而后命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诏特除之
C.醒能述以文者
D.太守谓谁
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
谓侍臣曰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2分)
(2)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3分)
10.诸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
11.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欧阳修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括。(2分)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文本,完成12~14题。(7分)
【材料一】不一般的文化自信,那是中国故事最动人的篇章。象征友谊的玫瑰、象
征坚机的尸季、象征幸福的铃兰等,由七类花组成的冬奥会颁奖花束成功“出圈”,中国风满满。与传统鲜花花束不同的是,冬奥会的颁奖花束采用海派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绽放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而不止是颁奖花束,此次冬奥会的会徽、火炬、奖牌等每一次的精彩呈现,都因融入东方文化而出彩。换言之,这是一种中国文化自信的表达通过冬奥的窗口,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能够历经千年越过无数艰难困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崛起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冬奥是媒介,文化当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中国故事的不断传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摘编自《冬实,闪不一般的中国自信》)【材料二】北京冬奥会上,文明交流互鉴随处可见。冰雪健儿在冬奥村里为饺子,豆包等中华美食着迷,亲身体验中医药文化、茶文化、中国功夫文化;花样滑冰表演滑赛场上,身着“神奇女侠”服装、装扮成拳击手模样的运动员却下比赛的紧张,自由驰骋在冰面: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运动员与憋态可掬的“冰墩嫩”合影互动……一暮幕各美其美,和合共生的场景暖人心田,奥林匹克精神因团结和友谊而绽放。从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深刻阐述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到 2019 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再到今年北京冬奥会胜利举办,中国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大量机会和平台。
(摘编自《北京冬奥会,中华文化与冰雪文化交相辉映》)【材料三】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时代“顶流”和“出圈”的流量密码。一如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2021 年河南春晚》《元宵奇妙夜》《清明时节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舞蹈作品成功“炸圈”。又如B站和河南卫视推出的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历东汉、大唐、大宋等盛世,融历史背景,以奇舞著书《十二风舞志》讲述蕴于舞蹈之中的华夏故事。还有火爆全网的着盛唐妆发的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西塘汉服文化周,无一不彰显传统文化的“顶流”影响。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