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敲铃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24 回答:爱度老师
【链接材料】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节选自《我的叔叔于勒》)
(1)文章以“李敲铃”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2)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3)阅读下列材料,针对文中的李敲铃是否具有工匠精神这一议题,谈谈你的看法。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善于通过语言描写展现人物特点,比如“我没当过兵,只当过木匠”就表现出李敲铃倔强的一面。
B.李敲铃之所以被人称为“李敲铃”,是因为他长期担任司铃工作,且把铃司得准时准分准秒。
C.在李敲铃中风昏迷后,校长想到了在他耳边播放司铃铃声这一唤醒他的方法,可见校长对李敲铃的了解。
D.文章语言平实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只将人物故事按照事件发展娓娓道来,却有着动人心弦的力量。
(5)小湘和小优针对文中某句展开讨论,请将下面小优和小湘未说完的话补充完整。
小湘说:“不承想他居然一点儿也不含糊地说:‘我就敲铃这点儿能耐,不敲准就没有退路了’”这句话中的“居然”我觉得用得很妙,就是不知道妙在哪里。
小优说:我认为 。
参考答案:
(1)①点明文章主人公;②文章线索,贯穿全文;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2)通过对李敲铃担任木匠师傅、当门卫兼司铃、在村小学敲铃等事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李敲铃无私奉献、热情肯干、具有工匠精神的赞美之情。
(3)示例:李敲铃具有工匠精神,面对校长“几包好烟”的诱惑,李敲铃不为所动,坚持把铃司得很准,这体现出他对司铃工作的精益求精,对于职业操守的坚持;当李敲铃中风昏迷时,孙女的呼唤都没有使他苏醒,但听到校长手机里的学校铃声后却奇迹般醒来,说明他惦念本职工作,体现出他的敬业,可见,他具有工匠精神。
(4)A
(5)“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这里指李敲铃拒绝接受校长的“几包好烟”的诱惑,这样的态度令人意想不到,突出了李敲铃敬业以及坚持原则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