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北京的山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21     回答:爱度老师

(1)本文题为“北京的山”,却不只写山。写香山,又写了地处香山的双清别墅;写玉泉山,由其得名引出玉泉,既而写了①   ;写万寿山,还写到山前的瓮山泊;最后则记述了②   。作者这样选材、组材是为了表现山与③   与④   与⑤   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请从文中【甲】【乙】两处任选一处,根据语境进行赏析。

(3)文章第㉔段写道:“我们对待山的态度和理解,也是度量现代文明的一把尺子。”阅读全文,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所推崇的哪些“态度和理解”。


参考答案:

(1)①京西稻;②西山造林;③人类;④作物;⑤水

(2)【甲】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北京城比作含在弯里的珠子,生动形象地写出北京城三面环山的地理特点。

【乙】示例: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用猴子只需荡着森林里的枝条能逛遍三座山的事例,生动形象地说明西山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

(3)①坚持植树造林,保护大自然;②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③自然法则不可抗拒,尊重自然法则。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