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新棉鞋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21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交代了阿妈丈夫的牺牲,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军民的英勇伟大。
B.在小说中,次要人物也有着一定的意义,文中抬担架的大嫂的追问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C.第⑯段“阿妈摇摇头,而后又使劲儿点了点头”,表明阿妈悲伤过度无法辨认是否是儿子了。
D.第⑲段“……是我们的好儿子”中“儿子”指代的对象为所有的志愿军战士,含蓄点明主旨。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风裹着雪花向高山蜂拥而去。(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②阿妈赶紧迎上前去。那是一长溜儿运送伤员的担架队。她挨个儿问:“看见我的儿子了吗?看见我的儿子了吗?……”(请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作者在第⑥段中写阿妈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4)题目《一双新棉鞋》是从线索这个角度拟定的,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权所有
参考答案:
(1)C
(2)示例: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风之急、雪之大,突出了天气的寒冷,烘托出阿妈对儿子的担心。
②“赶紧”“挨个”生动传神地写出阿妈向前询问时的急切情态,表现出阿妈没有见到小志愿军战士的焦急和担心。
(3)示例:第⑥是插叙,补充了阿妈给小志愿军战士捂脚、阿妈与小战士互认为母子的情节,表现出阿妈对志愿军小战士的心疼,丰富了阿妈的形象;为后文写阿妈认另一牺牲的战士为儿子并给他捂脚、换新棉鞋作铺垫。
(4)示例:标题:《儿子》。理由:文章写了阿妈找儿子,志愿军小战士与阿妈互认母子,阿妈为牺牲的战士脱鞋、捂脚、换上新棉鞋并说志愿军战士是“我的儿子”“我们的好儿子”,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是中国母亲(祖国母亲)的好儿子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