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乡土情结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19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这篇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情结》一文是柯灵为纪念《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而作的散文。

B.文章开篇以唐代诗人王维的小诗作为引子,引出乡土情结,生动自然。

C.第③段画波浪线处连用四个比喻形象表达了离开乡土后的孤独无助。

D.本文以时代变迁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

(2)联系语境,品味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语言表达的精妙。

(3)第④段引用了不少古诗文,在文章中起何作用?

(4)联系上下文,简要说说对第⑥段首句“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的理解。

(5)“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魂牵梦萦的土地”,从古代先贤到当代志士,乡土情结不断传承不断丰富,请联系本文相关内容及链接材料,说说乡土情结有哪些内涵。

链接材料一:

1903年前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鲁迅写了一首小诗,表达为国献身的决心:“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链接材料二:

1955年8月,“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冲破美国封锁,回到祖国怀抱时激动地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参考答案:

(1)D

(2)示例:作者历数乡土的种种,逐一罗列了童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星月山水、时节变迁,小到草木虫鸟,吃喝穿戴),可见印象之深,牵挂之切。同时,16个“一”字连用,节奏明快,语言富有音乐美,也体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

(3)示例:第④段引用了不少诗文,表现了有志之士为国家、为民族而勇于牺牲、舍身取义的英雄气概,为乡土情结注入了昂扬甚至悲壮的气息,为下文主题的升华作了铺垫。

(4)示例:出国离乡往往更能引发思乡情结。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虽因各种原因远离故土,但他们的乡土情结不会因时间的悠远和空间的阻隔而褪色。共同的乡土情结化为民族向心力,总会引发他们的爱国思乡情感并化为具体的行动。

(5)示例:①伴随一生的童年烙印;②离家远游后对故土的依恋;③灾难面前舍身报国的大义;④安土重迁的传统:固身在异乡不忘桑梓之情;⑥国难当头立志报国;⑦放弃名利归国奉献。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