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19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这篇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情结》一文是柯灵为纪念《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而作的散文。
B.文章开篇以唐代诗人王维的小诗作为引子,引出乡土情结,生动自然。
C.第③段画波浪线处连用四个比喻形象表达了离开乡土后的孤独无助。
D.本文以时代变迁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
(2)联系语境,品味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语言表达的精妙。
(3)第④段引用了不少古诗文,在文章中起何作用?
(4)联系上下文,简要说说对第⑥段首句“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的理解。
(5)“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魂牵梦萦的土地”,从古代先贤到当代志士,乡土情结不断传承不断丰富,请联系本文相关内容及链接材料,说说乡土情结有哪些内涵。
链接材料一:
1903年前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鲁迅写了一首小诗,表达为国献身的决心:“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链接材料二:
1955年8月,“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冲破美国封锁,回到祖国怀抱时激动地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参考答案:
(1)D
(2)示例:作者历数乡土的种种,逐一罗列了童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星月山水、时节变迁,小到草木虫鸟,吃喝穿戴),可见印象之深,牵挂之切。同时,16个“一”字连用,节奏明快,语言富有音乐美,也体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
(3)示例:第④段引用了不少诗文,表现了有志之士为国家、为民族而勇于牺牲、舍身取义的英雄气概,为乡土情结注入了昂扬甚至悲壮的气息,为下文主题的升华作了铺垫。
(4)示例:出国离乡往往更能引发思乡情结。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虽因各种原因远离故土,但他们的乡土情结不会因时间的悠远和空间的阻隔而褪色。共同的乡土情结化为民族向心力,总会引发他们的爱国思乡情感并化为具体的行动。
(5)示例:①伴随一生的童年烙印;②离家远游后对故土的依恋;③灾难面前舍身报国的大义;④安土重迁的传统:固身在异乡不忘桑梓之情;⑥国难当头立志报国;⑦放弃名利归国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