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卧镰阅读理解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15     回答:爱度老师

【活动一:设计思维导图】

(1)小语同学根据文章内容,画了下面的思维导图,请你补充完整。

【活动二:品味语言特色】

(2)小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提供了下列提纲,请你完成下面三个小任务。

【活动三:赏析散文意象】

(3)小杭认为文中卧镰的命运更像是人的命运。你认为卧镰与下列文学作品中哪一形象最为相似?请谈谈你的看法。

A.祥子(老舍《骆驼祥子》) B.闰土(鲁迅《故乡》) C.父亲(李森祥《台阶》)

【活动四:助力拓展阅读】

(4)老师要求同学们推荐一些散文编入民俗单元,作为拓展阅读。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推荐了本文,请你借助单元前言,说说推荐的理由。

第一单元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本单元的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答案:

(1)①骄傲自豪 ②重新回炉(轧钢蘸火) ③安静隐退(释然撒手、不甘寂寞)

(2)①将镰刀磨锋利的自信和期待;②没法磨好刃口的沮丧与失落。

示例1:运用排比,节律强劲,富有气势,表现出镰刀收割庄稼时铁骨铮铮、不屈不挠的样子。示例2: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表现镰刀收割庄稼时铁骨铮铮、不屈不挠的样子。

示例:运用社会环境描写,渲染乡村祥和的氛围,表现人们收获后的喜悦与悠闲,也暗示了卧镰的命运与归宿。

(3)示例: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形象与卧镰最相似。本文中镰刀终其一生在收割,在磨砺。它不会偷懒,也不领情,直到被磨秃,被弃置,锈蚀为了一把失去生命亮色的卧镰。《台阶》中的父亲倔强坚忍、谦卑厚道,他苦干了大半辈子,砌上了九级台阶,最终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两者具有相似的命运与品性,烙印着传统农民的印记。

(4)示例:镰刀是传统乡村劳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卧镰这一风俗极富乡土气息;文章围绕镰刀而写(叙写了收割、磨刃口、回炉、农闲休憩等情节),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民风民俗的风情画卷;镰刀一生劳作,不屈不挠,具有丰厚的民俗价值和意义;卧镰这一风俗或许渐行渐远,但是蕴含着的传统文化会世代传承。所以本文可以作为拓展阅读,编入民俗单元。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