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温暖的依靠阅读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10     回答:爱度老师

(1)根据文章内容,将“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补充完整。

排斥→①   →②   →依恋→③   

(2)结合语境,按要求品味语句。

①妈妈揉了揉眼,惊喜地喊:“你回来了,你可算回来了!”(品味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②我拽着妈妈的衣襟,躲到她的背后。父亲握住我的手,紧紧地贴到胸前,眼里满是疼惜与自责。(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4)文章的第⑮段有人物形象的刻画,请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后,结合文章和材料内容分析它们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写法上的不同点。

ㅤㅤ【链接材料】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选自魏数《我的老师》)

内容上的相同点:   

写法上的不同点:   


参考答案:

(1)①厌烦 ②理解(感动) ③感念

(2)①“可算”写出妈妈终于把爸爸盼回来了,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的牵挂。

②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对父亲的陌生感和父亲的疼惜与自责或:通过“拽”“躲”“握”“贴”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对父亲的陌生感和父亲的疼惜与自责。

(3)①热爱国家。父亲是军人,常年戍守边防,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职责。

②心思细腻,默默付出。父亲冒着大雨,为“我”买来白球鞋;“我”不慎坠落峭壁,被父亲救起,父亲用歌声驱散“我”内心的恐惧。

③喜欢读书。他常边翻书边诵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仍坚持为“我”购买课外读物;

④对“我”给予鼓励与引导。“我”偶有文章见报,父亲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并教导“我”,“书有尊严,读书人有尊严”。

(4)相同点:都表现了描写对象(父亲和老师)注重以身作则,目的在于感染孩子,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不同点:本文对父亲的行动是直接描写(正面描写),链接材料除了直接描写以外,还通过学生的反应进行间接描写(侧面描写)且写出了朗读的具体内容。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