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考科学二模试卷及答案(含答案解析版)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考科学二模试卷及答案(含答.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考科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1.(3分)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不是由地球外力作用引起的是( )A.三角洲B.海岸边的怪石C.喜马拉雅山D.沙漠中的石蘑菇2.(3分)硒是抗衰老元素,且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北大富硒康”中含有硒酸根离子(SeO42﹣)则在硒酸根离子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 )A.﹣2价B.﹣4价C.+4价D.+6价3.(3分)某同学使用电流表时,估计待测电路中的电流应选用0~0.6A的量程,但他误用0~3A的量程来测量。这样做的结果是( )A.指针摆动角度大,会损坏电流表B.指针摆动角度小,会损坏电流表C.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比较准确D.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不够准确4.(3分)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二字,看到的情形是( )A.B.胞细C.D.细胞5.(3分)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的。u夸克带电量为+(2/3)e,d夸克带电量为﹣(1/3)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B.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C.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6.(3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不一致的是( )A.铜的导电性好,用作导线B.铝的密度小,用作飞机材料C.金的延展性好,做成金箔D.银的导热性好,作装饰品7.(3分)19世纪晚期,德国医生科赫从患炭疽的牛甲体内采集到细菌S和R,将细菌S注入健康牛乙体内,细菌R注入健康牛丙体内。结果乙患上炭疽,而丙没有。这证明了炭疽的病原体是( )A.牛甲B.牛乙C.细菌SD.细菌R8.(3分)在MgMgSO4Mg(OH)2MgO的各步转化中,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 )A.化合反应B.复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9.(3分)化学概念有交叉、并列和包含等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10.(3分)小科站在离湖岸边6m处,刚好能看见湖对岸的一棵树在水中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为1.5m,湖两岸均高出湖水面1m,湖宽4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高9mB.小科看到树影和看到水里的鱼原理相同C.小科若想看到旁边更高树的完整的像,要继续向岸边走D.小科看湖底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11.(3分)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血液流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血管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静脉B.②是毛细血管C.③是动脉D.全是毛细血管12.(3分)如图所示,木棒OA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现有一方向不变的水平力F作用于棒的A端,使棒从竖直位置缓慢地转到偏角为θ的地方(θ<90°).设M为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则在此过程中( )A.F不断变大,M不断变大B.F不变,M逐渐变大C.F逐渐变小,M逐渐变小D.F逐渐变大,M逐渐变小13.(3分)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是生产者,D是分解者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C.①②③④过程中能量逐级递减D.图中ABCD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群落14.(3分)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氧气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甲乙丙空气剧烈燃烧变黑变黑氧气更剧烈燃烧变黑剧烈燃烧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丙>乙B.甲>乙>丙C.乙>丙>甲D.丙>乙>甲15.(3分)如图所示是小刚在中考体育测试中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d点是铅球运动的最低点,整个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C.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在a到b的过程中,小刚对铅球做了功二、填空题16.(3分)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每100g含有营养成分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C钙镁钠锌7.6g7.8g7.4g18mg201mg18.2mg30.8mg8.1mg(1)燕麦片的营养成分中能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的营养物质是 .序号①②③厨房用品食醋食盐纯碱(2)维生素C易溶于水,在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而使营养流失,所以烧煮时最好加一点 . (选填序号)17.(3分)我们经历了上学以来的最长寒假,终于在4月13日迎来了正式的复学。复学期间,学校为了确保我们能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疫措施。(1)进校时都需要利用红外热成像测温仪进行体温监测,其原理如图所示。红外探头中的光学系统相当于一个 (填光学仪器名)。(2)在教室喷洒“84消毒液”后,我们在走廊也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从微观角度看,这是由于 ,现用5%的“84消毒液”50g,配制0.05%的“84消毒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克。18.(3分)、 分别表示氧元素的两种原子,可简写为16O、18O。 (1)16O、18O两种原子中, (从“质子”“中子”“电子”中选填)数目相等。(2)若H2与16O2反应生成的水表示为O,在答题卡的方框中把电解水(O)反应的微观粒子模型补画完整 。19.(3分)物理学中磁感应强度B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它的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为了探究“电磁铁产生的磁场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R2的阻值为10Ω,R为磁敏电阻。其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象如图乙。(1)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2)再闭合S1,电磁铁的右端为 极;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2A时,该磁敏电阻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为 T.将R1的滑片向左移动,电流表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的增大而增大。20.(3分)如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温度/℃ 0 10 20 30 4050 NH4Cl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NaCl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物质是 。(2)20℃时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NaCl g,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 之间。(3)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50.0g氯化铵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 g。三、简答题21.一物体在空中由静止下落,物体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随着下落速度增加而增大,且物体受到空气阻力f与物体的速度v平方成正比,即f=kv2,接近地面时物体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试解答下列问题:(1)假如空中有一个50g的冰雹,从1000m的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到地面。冰雹下落过程中的速度变化规律是 。假设冰雹重力做功的42%转化为冰雹的内能,则冰雹在下落过程中温度会升高多少摄氏度? (不考虑冰雹的熔化和质量变化;c冰=2.1×103J/(kg•℃))。(2)大小不同的两个球形冰雹从高空(高度足够)静止开始下落,冰雹半径为r,密度为ρ,球的体积为,冰雹下落的最大速度为v,在接近地面时,请你比较大冰雹的下落速度与小冰雹的下落速度的大小关系,写出推理过程。 (推理结果均用字母表示)。22.通过对化石和遗传物质的研究,既可以确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也可以获得生物进化的证据。科学家在一个岛上发现了多具某种动物的化石,并通过研究化石发现这一动物具有脊柱、眼、鳃和肺,胸鳍内有五个趾骨等特征。从而推测出该种动物的外形以及生活环境(如图)。这一发现又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证据。(1)根据该动物化石的特征,科学家认为它是一种从水生动物到陆生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生物,其证据是 。(2)科学家通过研究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来推测其亲缘关系。列举生物的一种遗传物质: 。(3)下列关于过渡类型生物的观点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是 。(可多选)A.过渡类型生物是不会发生变异的B.爬行类到鸟类也存在过渡类型生物C.不同过渡类型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D.过渡类型生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E.过渡类型生物个体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性状23.绍兴腐乳气香、味鲜,深受人们的喜爱.腐乳是一种经过微生物(主要是毛霉、曲霉等真菌)发酵的大豆食品,制作的基本过程是:长菌→腌制→装瓶→密封.据此回答:(2)蛋白质在毛霉分泌的蛋白酶催化作用下,最终会分解成易被人体消化道直接吸收 ,人体吸收该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24.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400g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液体,弹簧测力计悬挂底面积为40cm2、高为8cm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求:(1)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是多少?(2)筒内液体的密度是多少?(3)圆柱体浸没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25.农业大棚生产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右图是某种作物在室内一定光照和不同温度影响下,其光合作用量(指净光合产量,即总光合产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量)和呼吸作用量的变化曲线,请依图回答:(1)曲线a代表 作用,曲线b代表 作用。(2)如果这是冬季所栽培反季节蔬菜(空心菜、黄瓜等),技术员最好将大棚室内温度控制在 ℃左右最为适宜,这是因为 。(3)除通过控制适当的温度处理外,还可以通过增加 和 以提高作物光合作用的产量。26.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为了抗击疫情,社会各界人士无私援助。如图是我市某校收到的疫情防御物资:口罩、额温枪、硫磺皂、84消毒液等。(1)使用“84消毒液”的注意事项:在居家隔离期间,人们通常用84消毒液(含次氯酸钠NaClO)来灭菌,但是使用时不要与洁厕灵(含盐酸)一起使用,因为两者会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和另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2)“84消毒液”的制取:电解氯化钠稀溶液可制备“84消毒液”,相应的方程式是:NaCl+H2ONaClO+H2↑,现有1000千克的11.7%的食盐溶液,可以制得次氯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千克?(3)“84消毒液”的配制:学校里现有的“84消毒液”(原液)的有效氯浓度为5%.如果要配制成有效氯500毫克/升的消毒液20升,则需要该原液多少克?(消毒液密度近似水的密度,不考虑体积变化)27.近期在日本召开了以美欧日等国的“七国峰会”,在会上日本再次无理提出了我国南海问题。为了捍卫国家主权,我军派满载排水量达67500t的“辽宁”号航空母舰加强了对南海黄岩岛等岛屿的巡逻,在某次巡逻演习中雷达发现假想敌潜艇在15海里外的水下10m处潜行,随即投下质量为100kg的感应式浅水水雷攻击,并成功将敌潜艇击沉(g=10N/kg、水的密度为1×103kg/m3)。问:(1)航空母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2)假设欲使水雷悬浮在水中,需在其下方用细绳悬挂一个密度为5×103kg/m3、质量为31.25kg的物体,求水雷的密度?(细绳的体积和质量忽略不计) 。四、探究题28.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暴晒下,车胎容易发生爆炸。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建立假设】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实验证实】为验证假设一,进行如下操作:步骤一:取一根长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封闭一端空气住,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1;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此时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2;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现象描述】(1)空气柱的温度越高, 。(3)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为止,这样操作是为了 。【得出结论】(4) 。29.为了研究金属的性质,老师组织同学们进入实验室去进行活动探究。在实验中,小王同学用大小、外形均相同的铝片分别与H+浓度相同(指的是等体积的酸溶液中H+的数目相等)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他意外地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气泡的速率明显快于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反应现象的差异呢?【提出猜想】①Cl﹣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对反应无影响;②Cl﹣对反应无影响,有抑制铝和酸的反应;③Cl﹣促进铝和酸的反应,有抑制铝和酸的反应。【实验探究】见下表:选项H+浓度相同的酸铝片的质量反应片刻后添加某种试剂(少量)添加试剂后的实验现象结论a5mL盐酸1gNa2SO4无明显现象 和 离子对反应无影响b5mL硫酸1gNaCl明显加快 离子对反应有促进作用针对上述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2)换写上表中的空格:a组结论: 和 ,b组结论: ;(3)【提出猜想】中,成立的是 ;(填写序号①或②或③)(4)若将b组实验中添加的NaCl改为HCl气体,能否得到同样的结论?请说明原因: 。30.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15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50Ω 2A”,阻值为10Ω、20Ω、30Ω、4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1个,电流表量程0~0.6A、0~3A,电压表量程0~3V、0~15V。实验次序R/ΩI/A1100.592200.303300.204400.155500.12(1)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电压表量程选择应满足能测量5组数据。(2)小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对应的几组电表示数.此过程小明实际探究的问题是 。(3)要完成预定实验探究任务,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另有一个重要作用是 。(4)如表为另一同学提交的实验数据,林老师指出有的数据不符合实际,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实验次序 的数据,理由是 。31.小柯同学为了研究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资料:碱石灰是由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1)小柯选择某种昆虫做实验,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装置,若昆虫和人体一样都是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小柯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2)为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柯采用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的方法,利用锥形瓶、单孔橡胶塞、玻璃导管、小试管棉线、碱石灰、红墨水、注射器等器材组装实验装置。实验中,小柯将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捞出来马上放进锥形瓶,将带有碱石灰的小试管放进锥形瓶内,立即把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紧接着,用注射器往导管内注入红墨水,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小柯发现:一开始,红墨水总是向导管口移动并溢出,小柯再次将红墨水注入导管内。反复多次后,红墨水才停在导管内,稍后红墨水向锥形瓶移动,并且移动速度很快,大约5分钟红墨水就通过了导管进入了锥形瓶。小柯查阅资料后得知植物种子的呼吸作用不可能使红墨水如此快速地移动,实验中红墨水如此移动的原因是 。(3)最后小柯选用澄清石灰水代替碱石灰重新设计实验探究种子的呼吸作用,装置如图丙所示,你认为用澄清石灰水代替碱石灰的好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