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一模历史与社会试题及答案(含答案解析版)
2024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一模历史与社会试题及答案(含答.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金华市2024年4月初三学生学业水平监测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两大题,25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本次考试采用开卷形式。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Ⅰ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卷Ⅰ说明:本卷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相对应的小方框涂黑、涂满。1. 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经初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A. 4.1%B. 4.7%C. 5.2%D. 5.8%2. 2024年3月12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发布,明确新一年的首要任务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 )A. 新质竞争力B. 新质生产力C. 新质实践力D. 新质创造力3. 观察某岛国地理示意图(见图)。从中判读的信息正确的是( )A. 全境位于南半球B. 大部分地区位于高纬度C. 山脉呈南北走向D. 河网密布且结冰期漫长4. 中国考古队在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5100年前的史前水坝和多组水利系统。依据这一发现,我们可合理推测当时( )①铁器和牛耕广泛应用 ②先民对自然规律有一定认识③封建君主专制已形成 ④先民已开始定居和农耕生活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辉煌而浩繁。下列体现“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高峰”的是( )A. 百家争鸣,学术繁荣B. 儒家学说,正统思想C. 重文轻武,人才辈出D. 尊孔读经,文化专制6. 一座金陵城,半部民国史。对下图曲线中南京民国建筑数量变化的历史解释,符合史实的有( )①北洋政府时期建造尚未开始 ②国民政府前期迎来建造高峰③南京沦陷之后建造陷入停滞 ④抗战胜利后建造才得以恢复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 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阶段曾出现“城市工人起义,推翻国民党统治”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两种不同主张。这是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人( )A. 缺乏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B. 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有差异C. 受共产国际强有力的领导D. 对历史任务的理解不透彻8. 下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示意图,下列描述无误的是( )A. 在a阶段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B. 在b阶段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在c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D. a、b、c三阶段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私下承认:“我们所起草的文件(注:《凡尔赛条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乔治作出该判断的依据是( )A. 德国会被严厉制裁,引发复仇情绪蔓延B.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C. 日本实现独霸中国,军国主义争剧膨胀D.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拉开冷战序幕10. “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如果他的权力来自于上级的授权,那么他就会讨好上级。如果他的权力来自民众的选举,他就必然会讨好民众。”下列史实中能印证孟德斯鸠此观点的有( )①伯里克利召集公民大会表决 ②袁世凯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③查理一世通过议会筹集军费 ④罗斯福施行新政缓解经济危机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11. 观人间百态,明价值选择。以下是小金对社会见闻的点评,恰当的是( )选项所见所闻点评A小刚发现不良青年斗殴,遂拨打110严格执法,善于斗争B王老师和出版社达成协议出版散文集劳动权利,充分保障C体育中考男女生的评分标准各不相同坚守公平,彰显正义D香港特区政府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一国两制,完全自治A. AB. BC. CD. D12. 金华市政府向全市征集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意见,涉及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此举旨在( )①依法执政,坚持政务公开 ②科学立法,实施良法善治③民主决策,保障人民利益 ④集中民智,鼓励公民参与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3. 某校开展“远离毒品”主题教育,其中“瘾君子”因吸毒引发各种健康和心理问题的真实画面对同学们造成极大震撼。开展此教育的目的在于( )①引导学生自尊自强 ②警示学生珍爱生命③启发学生珍视自由 ④倡导学生行已有耻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4. 宪法规定公民基本义务必须自觉履行。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规定的是( )A. 陈老师申请去西部地区支教B. 老刘向贫困留守儿童捐衣物C. 老张参与县人大代表的选举D. 李某按时向税务局依法纳税15. 面对漫画反映情况,青少年应该( )①接纳失信常有发生 ②提高网络媒介素养③加强社会信用立法 ④善用法律维护权利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6. 当前,我国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为确保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 )A. 全国人大对经济政策实施法律监督B. 国家主席领导各机关实施经济政策C. 国务院领导各部委对经济宏观调控D. 国家监察委员会加强市场监督管理17. 岱山县一渔船在长江口附近接收到求救信号,船长沈华忠迅速切断蟹笼,救助了16名遇险的外籍船员。他的感人事迹( )A. 体现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B. 弘扬了中华民族扬善抑恶的美德C. 践行了爱国敬业的价值要求D. 彰显了中国人民助人为乐的风范去年冬日,东北的“尔滨”走红,我们也去探访一下吧。完成下面小题。18. 【尔滨,你好美!】从下图可知,哈尔滨“美”在( )①松花江穿城而过,风景秀丽 ②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良好③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元交融 ④信天游曲调悠扬,粗犷豪放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9. 【尔滨,你好难!】回望中国近现代史,哈尔滨人民所经历过的“难”有( )①列强瓜分中国,被划为英国势力范围 ②北伐战争时期,这里成为战争主战场③九一八事变后,过屈辱的亡国奴生活 ④“一五”计划期间,艰苦奋斗发展重工业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0. 【尔滨,你好棒!】哈尔滨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各族人民用智慧共同应对发展瓶颈,实现产业升级,吸引世界各地的商旅,促进了经济发展。她的“棒”得益于( )①改革开放的坚定抉择 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③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 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显著优势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卷Ⅱ说明:本卷有5小题,共60分。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21. 重温典籍通古今,再览山河明道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指出资料1中从“山花盛开”到“反不吐色”现象出现的自然因素。(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用文字或图示的方式予以表达。22. 借物再睹秦与汉,鉴古思今论评说。阅读图文,回答问题。秦军吏俑,秦始皇陪葬品。陶俑均高1.8米左右。采用陶冶烧制法,先用陶模做初胎,再覆细泥加工刻画加彩,火候均匀、色泽纯正、硬度很高。汉步兵俑,汉景帝陪葬品。陶俑呈站立姿态,高44.5~48.5厘米。采用模具烧制,再施彩绘,造型简练。(1)同中见异,同样是陪葬品,秦始皇陵和汉景帝陵的陶俑有何差异?异中有同,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共同的阶段特征。乾隆时期,贪与廉的判定有时甚至取决于君主的一念之差。因此,依君主个人意志严惩各类贪官的“奉旨抄家”而非“奉律抄家”,充其量可以成为大众的庆典,于治贪却无长久之功。——马俊亚《南国学术》2015.3我真正的光荣,并不是打了四十多次胜仗,滑铁卢一战就让所有战绩一笔勾销。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2)乾隆时期“奉旨抄家”和拿破仑“真正的光荣”分别体现出怎样的治国思想?(3)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有何影响?请亮出你的观点,并选择上述材料涉及人物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论证充分)23. 法铸根植爱国情,知行合一看日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第一条中“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理解。(2)根据板报内容,简述国家出台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积极意义。(3)请选择一个重要的纪念日或节日,设计一份含活动主题、场所及项目内容的方案。24. 自强崛起有担当,同舟济世显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条铁路】蒙内铁路是肯尼亚首条采用中国标准建造的现代化铁路。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成果,为肯尼亚创造近5万个就业岗位,培养了2800余名高素质铁路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超过2%。而另一废弃轨道,是一百多年前英国建造的乌干达铁路。列车穿行其中,捎走的不仅是乘客,更是从非洲掠夺的财富和资源。【一部短剧】由90后自媒体博主拍摄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该短剧以艺术手法呈现了流落海外文物处境,表达了当代青年对文物回归故里的殷切希望、对文物保护和传承的坚定决心,将我们深切的民族情感凝聚于此。【一组镜头】中国政府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绿色生产变革,而且成效已显。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努力维护世贸组织等多边机构权威。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巴以冲突,并实施人道主义援助巴勒斯坦。(1)根据【一条铁路】,对比中国和西方在追求现代化过程中的不同选择。(2)阅读【一部短剧】,判断这些文物最有可能在哪一历史时期流落海外,说明理由。(3)共历风雨,同享美好。如果你是外交部发言人,请以“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为主题,草拟发言提纲。25. 乡村振兴绘新篇,赓续发展在少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迭变】2003年6月,浙江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1)千家万户,小村大国。根据图示材料,指出千万工程迭变背后的不变之处。【蝶变】用好“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金钥匙”,不断续写“希望的田野”蝶变故事。余杭区小古城浦江县新光村永嘉丽水街古村在樟树下,“要看长远、算大账,改善村容村貌,带来的好处是方方面面的”……你一言、我一语,摆事实、讲道理,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曾经的水晶小作坊噪声巨大、废水任流,如今,村民们关停了大批污染作坊,做起了农家乐、观光农业……一幅“只此青绿”的绝美画卷徐徐展开。这是一个因水而名、因水而兴的村落,也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古建筑博物馆”,在保留村庄古韵的同时,乘势打造了文旅等新模式,在历史与现代中融出“幸福味。”(2)千方百计,向美而行。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找出乡村蝶变的“金钥匙”。(3)千言万语,微光成炬。请你立足家乡主要特色,规划家乡未来发展的美好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