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碧水绕凤城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2-21 回答:爱度老师
(1)找出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并提炼出相应景点,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过渡的句子 |
景点 |
① |
芦洲 |
如今芦洲旧址周边,城河依旧,古迹棋布,天滋亭和柳风长廊环抱水域,风姿绰约。 |
② 、③ |
④ |
流芳阁 |
⑤ |
梅园 |
凤城河绕过凤凰墩,进入南城河,河岸次第可见的分别是桃园、望海楼和柳园。 |
⑥ 、⑦ 、⑧ |
(2)关于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柳风长廊内有“天女散花”塑像,是为了纪念梅兰芳先生回乡访问而塑造的。
B.芦洲这一古景的得名是因为洲上种了很多芦苇。
C.桃园是为了纪念《桃花扇》的作者柳敬亭而修建的。
D.望海楼临水而立,建于宋代,有“江淮第一楼”的美誉。
(3)小杰在阅读这篇文章时作了以下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韵梅腔,随处可闻。”:“梅”指梅园中盛开的梅花。
B.“每到秋凉,芦花似雪,红叶如霞,吸引了无数大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古景秋色的美描摹得生动形象。
C.“楼旁有南唐州城遗址和宋城古涵洞,一切尽显泰州‘州建南唐,文昌北宋’的悠久历史。”:这句话让我感受到泰州厚重的文化底蕴。
D.“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抒发了作者的游览感受,表达了对泰州的热爱。
(4)对于“凤城河是美的——那里碧波似镜,环境清幽,人文荟萃,历史厚重,是泰州水景中最动人的一页。”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总写了凤城河的特点。
B.这句中“碧波似镜,环境清幽”可以从下文对天滋亭、流芳阁的描述中看出来。
C.结合文中描写鼓楼大桥、柳园和桃园的句段,可以感受到凤城河“人文荟萃,历史厚重”。
D.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泰州水景中最美的当属凤城河。
(5)小轩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些疑惑,他说:“文中把月夜流芳阁的意境与有名的西湖‘平湖秋月’相媲美,太夸张了。”你认同小轩的说法吗?写下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①凤城河边之古景,首推与凤城河同岁的芦洲。 ②天滋亭 ③柳风长廊 ④过鼓楼大桥,沿城河南岸东行,再折向南行不久,贴水而建的流芳阁掩映在绿树丛中。 ⑤流芳阁再往南,便至凤城河东首——梅园。 ⑥桃园 ⑦望海楼 ⑧柳园;
(2)B;
(3)A;
(4)C;
(5)不认同,我认为不夸张。“文中把月夜流芳阁的意境与有名的西湖‘平湖秋月’相媲美。”,是因为贴水而建的流芳阁掩映在绿树丛中,每至月夜,于阁前平台之上临水品茗,对月弄箫,此情此景,呈现出一分恬淡、安适、超凡脱俗的意境,故可与西湖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