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橘子阅读理解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20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用了“阴沉”“昏暗”等词来描写天气,这样写烘托了“我”无聊而无奈的心情。

B.从写作手法上看。本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前边的“抑”使姑娘的形象更加高大。

C.作者着力描写文章的高潮部分——玻璃窗被打开。浓黑的烟屑带给“我”的恶劣影响。

D.文中桔子“鲜艳的”“金色的”色彩,渲染了欢快的氛围,烘托出“我”的喜悦心情。

(2)结合文段,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小说中的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4)小说最后一段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D

(2)①塑造了一个贫苦寒酸,肮脏俗气的小女孩形象。她给“我”留下了贫穷卑俗,愚蠢的第一印象:邋里邋遢,俗里俗气,甚至分不清二等车和三等车,被“我”看成卑俗现实的象征,是“我”鄙薄的对象。

②这与后文形成反衬(先抑后扬)。正是这个看上去卑俗愚蠢的小姑娘,为了家庭牺牲自己去为仆,还关爱着来送行的弟弟们,并把对贫穷的人们来说非常不易得的橘子,慷慨地给了弟弟。划线句的描写,与后文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反衬出后文小女孩质朴无私、善良温情的形象。

(3)①吃苦耐劳。年纪很小就出外打工,承担家庭重担。②朴实(善良)拘谨。列车员的谩骂,我的冷眼,她都没有反应。③眷念亲情。打开车窗,抛橘子犒劳弟弟。

(4)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小说结局可以认为是积极的,也可以认为是消极的。

认为积极的,可从末段“忘却”入手。“我”一开始的阴郁倦怠,愤世嫉俗,觉得人生庸碌,现实卑俗,没有意义;但小姑娘与弟弟们告别,并扔橘子给他们的事,使“我”感受到小姑娘的淳朴无私,善良重情的人性之美,也感受到人与人的可贵温情,从而让“我”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了,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此是积极的。

认为消极的,可从末段“聊以”入手。“我”尽管从小女孩身上感受到人性之美,温情之美,但这仅仅只是短暂的“安慰”,“我”只是暂时获得了精神上的“假释”,实并没有真正解决自己面临的精神困境,无法改变、摆脱或接受那无法理喻的卑贱而无聊的人生。从芥川龙之介的人生结局中也可见一二。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