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麦地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20     回答:爱度老师

(1)在大地所有形态里,作者为什么最喜欢麦地?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天太旱了,反过来,沿着墒沟灌溉,水自己就能“滋”进麦地。(赏析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②她嚣张啊,她有恃无恐。(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决定了作者的老家兴化适合种植麦子。

B.农人对上天的妥协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因地制宜,正确反应。

C.积雪的“慈祥”表现在为已经返青的麦苗盖上一层厚实的棉被。

D.文末画波浪线句连用几个句号,主要是为营造深情回忆的氛围。

(4)请在下列散文中任选一篇,从写法或语言特色的角度与本文进行对比鉴赏。

《济南的冬天》(老舍)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昆明的雨》(汪曾祺)


参考答案:

(1)麦地的墒沟让“我”看到了庄稼人的智慧;麦子返青动人、长势喜人;麦地里呈现出一切生命的迹象;大地上的气味诱人、浩大。

(2)①“滋”在这里是动词,运用方言(口语),生动地写出了墒沟里的水渗透进麦地里的过程。

②麦子外形俏丽,受到宠爱,肆意生长,很有光彩。

(3)B

(4)示例一:从写法看,《济南的冬天》主要运用描写和抒情,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老舍对济南冬天的喜爱;《麦地》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融说明、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表达了作者对麦地的喜欢与农人的赞美。(从拟人化手法对比鉴赏亦可)

示例二:从写法看,《土地的誓言》《麦地》都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式,前者抒发了对家乡土地的热爱、怀念和普死捍卫的决心,后者抒发了对麦地的喜爱与赞美。

示例三:从语言特色看,《昆明的雨》大量运用口语,散淡自然,娓娓道来,如话家常;《麦地》也多用口语,语言幽默,准确生动,用语深刻。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