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母亲相守50天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19 回答:爱度老师
(1)文中的母亲是一个能干的人,请至少概括出两件能体现母亲能干的事例。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体现了母亲此时怎样的心理。为什么?
母亲大喜过望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
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莉君听了惭愧,往年,回武汉前,母亲总要往车的后备箱里塞满米、油、腊肉,自己心里可全是嫌弃。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这样的日子里,她仿佛回到了14岁,那个唯母命是从的年纪。她觉得这也挺好,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甲,母亲忘记了老迈垂暮。”一句的理解。
(4)文章多处运用插叙的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写出两处即可)
参考答案:
(1)①能腌制腊肉、咸火腿;②善于侍弄菜园;③会做满满一桌菜;④雕刻的软木青蛙栩栩如生。
(2)①高兴、喜悦。理由:母亲想儿孙们多住几天的愿望意外地实现了。
②心理描写 直观形象地写出了莉君对以往母亲的嫌弃,表达了莉君对母亲的愧疚,为下文母女关系的缓和和解埋伏笔、作铺垫。
(3)在和母亲共同相处的日子里,莉君通过和母亲一起烧火做饭、帮母亲晾晒腊肉、侍弄小菜园等了莉君对母爱的理解和赞美以及对母女和谐相处时光的珍惜;照应前文,为下文情感的推进埋伏笔、做铺垫,引起读者思考。
(4)示例一:第④段,插叙了父亲故去多年,母亲独自在乡村生活的画面,为下文对母亲的理解埋伏笔,丰富了文章内容和母亲的人物形象。
示例二:第⑥段,插叙了往年回武汉前母亲把后备箱赛满时的画面,写出了莉君的嫌弃,和莉君的愧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丰富了文章内容和母亲的人物形象。
示例三:第⑦段,插叙了莉君和母亲一起侍弄小菜园时的对话场面,写出了莉君当时对于母亲邮寄蔬菜行为的不理解,和下文形成鲜明的对比,丰富了文章内容和母亲的人物形象。
示例四:第⑨段,插叙了母亲为莉君做软木青蛙的画面,表达了莉君对母爱的赞美,丰富了文章内容和母亲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