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丢失的衣裳阅读题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15     回答:爱度老师

(1)文章以“丢失的衣裳”为题,有何妙处?

(2)第⑥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并分析其作用?

(3)分析加点词语及句子的作用。

①她若有所思,既温暖又羞愧。

②张嫂心里更来气了:“哼,做贼心虚了吧!”(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

(4)你认为拾荒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现实生活中“以貌取人”的现象时有发生。相貌奇异者甚至遭到不公平待遇。请你编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参考答案:

(1)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清晰,叙事集中;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揭示文章主旨,表面指丢失衣裳,深层暗喻丢失美好的品质。

(2)插叙。交代了张嫂不待见拾荒老人的原因,为下文写张嫂怀疑拾荒老人捡走衣裳作铺垫;暗示拾荒老人是一个有公德心的人。

(3)①“温暖”的意思是暖和,句中表现张嫂为拾荒老人不计前嫌,帮助中年男子找到自己而感动。“羞愧”的意思是羞耻、惭愧,句中表现张嫂为对拾荒老人的误解而内疚和自责。

②该句运用心理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张嫂丢失衣裳后怀疑被驼背老头捡到又不能确定时的气愤之情。

(4)示例:“张嫂便指桑骂槐起来。那老头装聋作哑,拎着蛇皮袋若无其事地走了“,体现拾荒老人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他跑上跑下帮我找了半天,找到后,他就不见了。真是个古怪的好老头啊”,体现拾荒老人是一个不计前嫌,助人为乐的人。

(5)示例:看人不能只看外表,外表的美只是暂时的,内在美才是永久的。所以貌视别人是辁视自己,们要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