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母亲的乡味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09     回答:爱度老师

(1)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浸透
渗透
贫乏
B.渗透
浸透
匮乏
C.浸透
渗透
匮乏
D.渗透
浸透
贫乏

(2)第⑨段中写母亲把“乡味“变成舌尖上家的味道,留给了我太多儿时的记忆,请问这些记忆有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俺非牙子,有腊肉恰了。“母亲操着家乡话,起身微笑着拍拍我的头。

(4)下面的句子来自第④段,其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在母亲再三劝诱下,尝了第一口后,就被那柔爽、醇香、微辣的独特口感和味道吸引了。

(5)文章标题是“母亲的'乡味'“,为何又在第⑩段中写我还学着母亲的样子给女儿做“乡味“和讲奶奶做“乡味“的往事?


参考答案:

(1)B

(2)①出生那年,吃着干瘪发酸的馒头,留下眼泪;②刚能上桌吃饭那会儿,常常被妈妈做的菜辣到满头冒汗;③孩提时,常常吃到母亲亲手做的湖南风味美食;④小时候,早餐吃上母亲做的蛋花酒酿;⑤10岁那年,吃着母亲做的家乡腊肉。

(3)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以及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地道的湘妹子形象;“微笑着拍拍我的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做好饭之后欣喜地叫“我”吃饭的场景,这也成为了“我”儿时欢愉、温馨的记忆片段。

(4)不能删去。因为“再三”表示一次又一次。加点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十分想让“我”常常家乡美食的急切心情,也从侧面表现出在食品供应匮乏的年代,母亲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那份执着的信念。

(5)在“我”身处的那个年代,有着母亲做的“乡味”,而“我”长大后有了女儿,也学着母亲当年的模样,做着“乡味”,并给自己的女儿述说当年母亲的“乡味”,文章标题的“母亲”不只是作者的母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母亲用自己的一番心血,把“乡味”变成了舌尖上的味道。她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幸福生活的那份信念深深影响着“我”,而“我”也想将母亲的信念传承下去。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