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那碗汤圆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07 回答:爱度老师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小时候一顿吃了8个汤圆,是因为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汤圆有的吃就吃。
B.乡下人永远不会去烧单纯的红烧肉,是因为大家自私、狠毒,并不愿意与人分享。
C.风俗和法律没有逻辑关系,作者认为两者的好坏同时影响着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民族。
D.分享是一种慈善,有它的逻辑性和传递性,作者希望大家切实行动,让分享成为风尚。
(2)文章第七自然段引用了柴可夫斯基的名曲《如歌的行板》。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3)结合文段,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分享,多么芬芳的一个东西,它到哪里去了呢?
(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风俗”的理解。
参考答案:
(1)B
(2)①《如歌的行板》中瓦尼亚邀卡契卡共饮,表现的是分享的主题,能够突出本文主旨,表达出作者对分享做法的赞成态度;②结构上,承接上文故乡的分享风俗,开启下文作者感慨的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③使文章结构跌宕生姿,避免了平铺直叙;④引用名家名曲,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分享”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分享中体现的淳朴风俗、慈善本质等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分享风俗没落的惋惜、担忧之情。使用问句,表达出作者对分享风俗回归的期望,又引发读者的思考。
(4)风俗因地域、人员的不同而有别;风俗使人们形成思维惯性,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好的风俗不断延续,增进和谐,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风俗不断在变迁;风俗自觉地引导人们遵守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