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再坐一次火车阅读理解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04     回答:爱度老师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我”在警局见到了丢失已久的孩子。→A            →“我”从老陆口中得知孩子的父母在广州。→B             

(2)第⑫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任选一句按照提示进行赏析。

①不似昨日那般,他支支吾吾了半天却不敢开口。(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我期盼的眼神落在小骨头身上,却像是几块砸入深潭的石子,没有泛起半分涟漪。(从描写方法或修辞的角度赏析)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5)文章最后说“我笑出声来,泪水却悄然滑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①示例:A.“我”把孩子带回家,结果发现他并不是“我”丢失的孩子。 ②B.“我”带小骨头坐火车回广州找他的父母。

(2)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我”的孩子丢失后家里的情况,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突出了“我”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担当;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3)①示例:“支支吾吾”指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陆在犹豫该怎么把小骨头不是“我”丢失的孩子的事实告诉“我”的矛盾(或:纠结)心理。

②示例一:通过“期盼的眼神”这一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想听小骨头跟“我”说最后一声再见的渴望,为下文“我”希望的落空做铺垫。

示例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希望的落空比作“石子砸入深潭,没有泛起半分涟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没有听到那最后一声再见的失落心理。

(4)示例1:从“孩子丢失后,‘我’索性搬到厂里住,一边赚钱一边给外边递消息,家里还请了个阿姨照顾”可看出,“我”是一个有担当、对家庭很有责任感的人。

示例2:从“‘我’悉心照顾小骨头,后来明知他不是‘我’丢失的孩子还亲自送他回广州与父母团聚”可看出,“我”是一个善良、富有爱心,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

(5)示例:临行时终于听到小骨头开口说话了,所以“我”开心地笑了,而那声“回家时还能再坐一次火车吗”又让长期以来寻子未果的“我”最终破防而流下眼泪,因失子而造成的心灵创伤也得到了治愈。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