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中考真题卷

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地理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26

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地理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地理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解.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3年牡丹江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2.全卷共二道大题,总分100分;3.所有试题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本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2023年6月3日我国神舟十五号飞船顺利返航,此时牡丹江市( )A. 昼短夜长B. 昼长夜短C. 昼夜等长D. 白昼渐短2. 一天之中“夕阳”连着“朝晖”,天空一直是亮的,这种现象会出现在( )A. 东亚B. 东南亚C. 中东D. 极地地区3. 外出旅行,为确定行程应选择的地图是( )A. 地形图B. 人口图C. 交通图D. 气候图4. 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A. 平原B. 高原C. 山地D. 雪山冰川5. 火山、地震常发生( )A. 板块内部B. 板块交界地带C. 大陆内部D. 山地6. 在我国东北“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常见的天气是( )A. B. C. D. 7. 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与改善空气质量无关的是( )A. 控制污染物排放B. 扩大绿地面积C. 保护生态环境D. 准确预报天气8. 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通道是( )A. 白令海峡B. 巴拿马运河C. 苏伊士运河D. 土耳其海峡9. “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描述的高原是( )A. 内蒙古高原 B. 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 D. 青藏高原 10. 云南石林在两亿多年前曾经是海底石灰岩,造成这种海陆变化的原因是( )A. 地壳的变动B. 海平面的上升C. 气候变化D. 填海造陆11. 有人将热带雨林比喻为“蓄水海绵”,反映了热带雨林能够( )A. 净化空气B. 调节气候C. 涵养水源D. 提供药材12. 黑龙江省高铁选用了最“抗冻”CR400BF-GZ型高寒智能动车组,主要原因是我省( )A. 跨纬度广B. 身居内陆C. 纬度高D. 海拔高13. 日本人的饮食有着浓烈“海的味道”,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其主要原因是( )A. 受季风气候影响,资源匮乏B. 受西方饮食结构的影响C. 日本地域狭小,耕地面积小D. 日本是岛国,沿海渔业资源丰富14. 有关欧洲西部叙述正确的是( )①旅游业繁荣②畜牧业发达③热带草原分布广④发达国家最集中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5. 山东省轮廓图是( )A. B. C. D. 16. 读我国2022年末人口构成统计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指标全国人口城镇乡村男性女性0-15岁16-59岁60周岁及以上年末数(万人)14117592071491047220668969256158755628004比重(%)10065.234.851.148.918.26219.8A. 乡村人口少于城镇人口B. 不存人口老龄化现象C. 劳动力丰富D.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17. 下列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 台风 B. 洪涝 C. 滑坡 D. 干旱 18. 广西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自治区( )A. 蒙古族B. 维吾尔族C. 回族D. 壮族19. 读下图,下列有关牡丹江市土地利用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林地为主B. 农业用地比重小C. 草地较多D. 无水域面积20. 在平原地区规模较大聚落的分布形态多为( )A. 点状B. 团块状C. 环状D. 条带状21. 每年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到北依次进入植物花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B. 气温C. 降水D. 地形22. 下列景点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 黄帝陵 B. 古镇周庄 C. 日月潭 D. 颐和园 23. 治理黄土高原“跑水、跑土、跑肥”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A. 节约用水,提高水利用率B. 使用化肥,提高土壤肥力C. 保护植被,开展植树种草D. 加固沟渠,水道裁弯取直24. 十年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不到5万家,现在达到了33万家,极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叙述正确的是( )A. 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B. 对其它产业的影响较小C. 由弱到强,蓬勃发展D. 多依附于中小城市发展25. 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们应该( )①及时关闭电器电源②优先步行或公共交通出行③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④节日庆典大量燃放烟花爆竹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二、综合题(本题6小题,共50分)26.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请你补充、完善他们的研究结论。研究内容:分析印度与俄罗斯两国地理差异研究思路:查找信息——比较归纳——得出结论相关资料:(1)印度、俄罗斯两国共同的粮食作物是小麦。从图中可知,印度小麦主要分布在____高原和恒河中上游平原;俄罗斯小麦主要分布在____。(2)两国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体现在印度____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发;俄罗斯纬度高,____不足。(3)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借助运河形成了完善的水运交通网,实现了“____”;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受气候影响,径流量变化____。(4)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____”;印度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被称为“____”。27. 沙特阿拉伯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与我国的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劲活力。利用收集到的图文材料,让我们了解这个国家。材料一:材料二:沙特阿拉伯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18立方米,世界排名居173名,该国在海水淡化项目上大量投资,目前年淡化海水22亿立方米。(1)读沙特阿拉伯地形图,沙特阿拉伯西临____,东临____,地势特点是____。(2)沙特阿拉伯景观图直接反映了该国____分布广泛,____是传统的交通工具。(3)读世界十大石油生产国统计图,2018年沙特阿拉伯石油产量居中东地区第____位。(4)阅读材料二,为解决沙特阿拉伯水资源匮乏问题,除开展海水淡化外,你还有哪些建议?28. 进入21世纪,非洲各国不断挖掘自身发展潜力,进一步加强中非合作,探索经济发展新途径。经济的发展将有助于改善非洲生态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7年中国援助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示范中心启动。在推广杂交水稻的过程中,中国专家向当地农民传授秧苗培育和移栽技术,优化和改进当地播种方式,使水稻产量由原来的每公顷3吨提高到近10吨,帮助该国实现稻米自给自足。2013年中国海信集团与中非发展基金共同出资建立海信南非工业园,如今其家电产品已出口到10多个非洲国家以及英国等欧洲市场,有效助力了南非的工业化进程。材料二:非洲资源与土地荒漠化分布。 (1)非洲物产富饶,有着丰富的____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非洲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生活在热带草原地区的人们常受____灾害的威胁,频繁发生饥荒。(2)为了获得更多粮食和肉类,人们采取____、____等不当行为,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载畜量,导致非洲水土流失和____问题严重。(3)在非洲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材料一中马达加斯加实现稻米自给自足,体现了____因素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海信南非工业园的建立,改变了非洲普遍存在的只出口____产品的状况。(4)为促进非洲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我们应坚持____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29. 2022年9月牡丹江市某中学教师赴日喀则市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在与教师的交流中,我们真切感受到雪域高原独特的自然特征和生活习俗。 (1)从图中我们了解到日喀则位于素有“____”之称的青藏高原的南部,地处____谷地,在珠穆朗玛峰的____方向。(2)援藏教师时常涂抹防晒霜、佩戴墨镜、使用氧气袋,请说明其原因。(3)与牡丹江市不同,日喀则当地学校上课时间是上午10点,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____。(4)日喀则粮食作物产量占整个西藏的半壁江山,素有“西藏粮仓”之称。试分析日喀则成为西藏重要粮食产区的自然原因。30. 京杭运河是我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如今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也再度吸引众多骑行者沿运河骑行,领略丰富的运河文化。读图,回答问题。 (1)京杭运河沿途地势平缓,其原因是运河流经的地形类型主要为____,运河河水流动的方向大致为____。(2)“19世纪后,海运的兴起、铁路的修通,加之北方由于河道淤塞,水量不足,导致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比较文中提到的海洋运输和铁路运输在运量和运速上的差异。(3)“目前,京杭运河实现了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成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通道。”我国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目的是____。除输水供水外,京杭运河对沿岸地区还将起到____和____等作用。(4)“过淮河后,骑行者可以感觉到两岸在温度、降水等方面的差异。”根据所学地理知识,从气温、降水的角度,说明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淮河的地理意义。31. 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地域特色鲜明,同为盆地,但两地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却各不相同。读图,回答问题。(1)塔里木盆地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其自然特征是____,而山地降水和____使盆地边缘的绿洲生机盎然;四川盆地的自然特征是____,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建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____,使盆地西部地区既获得了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2)两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四川到上海的“川气东送”是继“____”之后,又一条贯穿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管道大动脉。这些工程缓解了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对东部地区____改善十分有益。(3)与今绿洲相比,古绿洲的分布更靠近盆地的____部;古绿洲萎缩、消失的自然原因主要与____的变化和____资源的减少、枯竭有关。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