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金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2年上海金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1学年第二学期“自适应”自测初三语文试卷2022.6(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4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古诗文(36分)(一)默写与运用(12分)1. 默写(1)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郑燮《竹石》)(2)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3)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4)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5)居家学习期间,某校开展“云访红色基地——淞沪抗战纪念馆”活动,云访后,小文在留言区留言:“正是无数先烈抱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的人生选择,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二)古诗文阅读(24分)【甲】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乙】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丙】乐羊子妻(节选)羊子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①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③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注释】①跪:古人席地而坐,跪时腰伸直,示敬之意。②捐:丢弃,舍弃。③稽:迟延。④懿:美好(多指德行)。2. 【甲】文选自(1)_____,【乙】文选自(2)_____。A.《吕氏春秋》 B.《孟子》 C.《战国策》 D.《列子》 E.《资治通鉴》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 ) (2)当“日知其所亡”( )4.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和割断这(正在纺织的)布匹没有什么不同吗?B.你中途就回去了,那和割断这(正在纺织的)布匹没有什么不同吗?C.你中途就回去了,那和割断这(正在纺织的)布匹有什么不同呢?D.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和割断这(正在纺织)布匹有什么不同呢?5.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首句对“弈秋”的介绍告诉我们名师对于学习的重要性。B. 【乙】文中鲁肃“惊曰”的表现从侧面写出孙权劝学的成效明显。C. 【丙】文节选文字通过一则小故事赞扬了乐羊子妻才识与智慧。D. 【乙】【丙】两文都通过被劝对象的变化来表现“劝”的成效。6. 以上选文都与“学习”有关,【甲】文用二人学弈的小故事告诉我们(1)______的道理;【乙】文用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小故事告诉我们(2)______的道理;而【丙】文用乐羊子妻规劝其丈夫的小故事告诉我们(3)______的道理。7. 从孙权、乐羊子妻二人身上,你学到了哪些劝说的艺术?请结合内容分别作简要分析。二、现代文(34分)(一)(1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沟通的前提①记得有人著文,说自己从小学到大学都很少与父母说一说心里话,如今参加了工作,虽与父母同居一城,也常回家看看,但更多的时候是丢下一些零用钱,而不是语言。作者以己观人,发现身边的人大多也和自己一样,于是呼吁起沟通来了。②这情形是确实的,中国的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读《红楼梦》看一看贾政与宝玉的情形便可知道,宝二爷见到政老爹时差不多就是老鼠见了猫。《红楼梦》成书于二百多年前,可见父母与子女缺少沟通,倒也是古今不变的。③呼吁沟通者说,生命的本性是渴望沟通的,人与人之间也需要沟通。但沟通是什么呢?我想,沟通是一种思想的对话,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信息的互换;沟通可以激荡出思想的火花,可以弥补情感的互缺,可以提高办事的效率。倘以这样的标准衡量现今世事,缺少沟通的又岂止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呢?官民之间,师生之间,警民之间……总之,上下左右之间都有些缺乏沟通。④说起来,沟通并不繁难,不就是大家在一起谈谈么?可这谈谈真要达到沟通的目的却又委实不易,因为这样的谈谈还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谈者都要诚实,如果谈虽是谈了,但都戴着假面具,其结果恐怕不是亲近而是更加隔膜。再就是平等,谈者当不分上下,无论尊卑,没有贵贱,大家都有同样说话的权利和资格,惟有如此才能沟通得起来。中国人的“谈谈”也是有的,但谈的却是“要向我交心”,是私下里的教训和詈骂,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谈谈”,更重要的是要宽容,无论是谈话还是对话,所谈不可能全是彼此一致的言语,倘一遇到自己不喜欢的议论,立即就金刚怒目式的封杀和堵嘴,是无情的批判和斥责,这样别说交流,恐怕连正常的说话也不敢了。⑤从这样的条件看,我们的文化中注定是不会有真的沟通的。《左传·昭公七年》中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臣”是使之臣服,在这样一级压一级的格局里,哪里会有沟通存在的地方呢?后来儒家文化成为统治文化,“三纲五常”成为人们必守的准则,而“纲常”之中是决没有平等与宽容的,有的是“儿子在没有开口之前便已错了”,是“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于这样的文化中,希望产生出人们渴望的沟通,无异于要在沙漠里种出绿油油的庄稼来。⑥缺少或没有沟通,结果大家均在相互的沉默中,沉默里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越来越少了亲情,极端的是晚辈暗暗里仇恨起长辈,官民之间是民们要推掉压在肩上的重负。所以呼吁沟通是极其必要的,但沟通的到来却需自文化的改造与重建的开始。8. 第⑤段画线句中“这样的条件”是指____________,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9. 在第⑤段中作者用“沙漠里种出绿油油的庄稼来”比喻____________,这样表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10. 梳理文脉,完成下列填空。本文从某作者自身与父母相处的状态写起,引出本文论述的“沟通”这一话题,紧接着以《红楼梦》一书的有关内容,主要论证了____________;而后围绕“沟通”分别论述了:(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最后作者指出:要实现人们真正的沟通,其重要前提是____________。(二)(1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疼痛①我的家在终南山里,山里有着许多狼的传说。②那天早上,我系好砍刀上山了。刚从柴坡下到谷底,那匹狼出现了。狼出现的位置很凶险,在出谷正前方的两山夹道上,狼头朝着我,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相距仅十来米。我看见狼时心里一惊,身心内外如冷风刮过。眼前这匹狼的姿态是传说中最可怕的一种姿态,我知道此劫难逃了。我慢慢蹲身放下柴,再慢慢站好,面对狼,也一动不动。它不急于进攻,就挡在那里,幽幽暗暗地死盯着你。我不敢动,极力保持镇定,只希望有人入谷,我就有救了。③我发现这匹狼和传说中的狼不大一样。它不是蹲着,而是俯在地上,两只前腿呈跪姿,头也是俯在地上,静静地看着我。而且,它后面扫帚似的尾巴在轻轻摇动。几分钟后,狼动了。不是站起来走向我,而是爬,保持那种姿态不变,只抬起头朝我匍匐前进,爬几下恢复原状,依旧看着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快崩溃了。④狼越来越近,已是绝境,只有以死相拼,我的手慢慢移向背后,慢慢抽出鞘里的砍刀,等着狼的最后一扑。狼爬得越近,头就俯得越低,还发出一种婴儿低泣般的怪声。我不敢看它的眼睛,它的眼睛不像传说中那样可怕,它的眼睛也像婴儿,没有丝毫恶气,甚至有一种哀求在里面,有泪水在闪。突然,狼竟闭上了眼睛[1]!我忽然想到:狼正是在想我完全麻痹时一口咬断我的颈脖!我背后的手握紧了砍刀。⑤就在我握紧砍刀的手刚移到前面来时,狼忽然睁开了眼睛。我一下子lèng( )住了,手又藏到背后。狼分明看见了我手中的刀,它的眼神有了变化,一种惊觉后的恶变,但很快又消失了,更奇怪的是,它呜咽了几声,又闭上了眼睛[2]。⑥就在这时,我猛扑上去,拼尽全力照狼的腰就砍了下去。意外发生了,刀头在落下的半路竟脱柄了,飞出好远,落在狼背上的只是刀柄。⑦狼叫了一声,站了起来。令我不解的是,狼站起后没有反扑,连头也没抬,抖了几下又跪俯在地上了。恐惧和迷惑激怒了我,我哭吼着扑上去,死死地掐住了狼的脖子。⑧我发疯似地用尽全力狠掐住不松,好一阵子,我的吼叫声停息,狼已不再颤动,身体也由热变冷。我猛地惊觉:狼竟没有反抗,直到断气也还是先前那姿态。⑨我tān( )软在死狼的旁边,发呆。⑩忽然间,我在狼背上发现了问题。狼背上,有好大一块脱了毛,所露之处已黑肿腐烂,中心处有突出的黑包,就像人身上那种“鸡眼”一样,周围一层一层地肿烂开来,分明有异物在里面。我取回砍刀,划开狼背上的腐肉,取出那异物,是一根刺,黑色的,两寸有余。⑪我抱住狼的尸体,出声大哭。狼,是有求于我的。狼知道只有人才可以救它。狼用它的姿态语言细细地对我说过了,它需要帮助,它很痛,它生不如死。当狼发现我想要它的命时,放弃了反抗,一直忍受疼痛而还不如死于人手。⑫疼痛!⑬我开始思考狼的疼痛乃至所有动物的疼痛,许多难以忍受又毫无办法的疼痛。人类好象从来没考虑过动物们的疼痛,捕猎,屠宰,生煮,活剥……在疼痛的狼向我哀求救助时,我只是在想狼的种种恶名传说,只想杀死它,这就是在生灵群体中高高在上的人性?⑭我埋葬了狼,也在心上埋下了终生难以消除的疼痛。(选自张鸣跃新浪博客,有修改)11. 根据第⑤⑨段的拼音写汉字。lèng( )住 tān( )软12. 根据第②③段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狼的表现“我”的心理狼头朝着我,一动不动地看着我。(1)(2)保持镇定(3)(4)13. 第④⑤段中狼两次“闭上了眼睛”,其原因分别是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请分析第⑫段“疼痛”一词独立成段的作用。15.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 小说以“我”面对狼异常表现时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展开情节内容。B. “我”未能对狼的反常举动作出正确判断,除本身的恐惧外,还与狼的传说有关。C. 文章多次描写狼的“姿态”,为后文揭晓狼出现反常举动的原因埋下了伏笔。D. 文章标题中的“疼痛”指的是狼以及所有动物难以忍受又毫无办法的疼痛。三、综合运用(20分)某校九年级学生小语正在进行有关“初中生偶像崇拜”的小课题研究。为了解当下初中生偶像崇拜的情况,小语准备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全校同学开展问卷调查。16. 小语的调查问卷中,哪两个问题的设计与本课题无关?( )( )A. 你的同桌崇拜什么类型的偶像?B. 你能认清偶像身上的优缺点吗?C. 你的父母有崇拜的偶像吗?D. 你选择偶像的标准是什么?E. 你会收集有关你偶像的物品吗?F. 什么人会影响到你的阅读选择?17. 以下是小语调查问卷中有关初中生对偶像崇拜类型数据的频率统计,请你根据这些数据写出相关结论。表一:初中生对偶像崇拜类型数据的频率统计顺序类型出现频数百分比(%)1娱乐艺人27744.972艺术工作者20933.933虚拟人物20232.794体育明星18630.195政治军事领袖8213.316科学家7812.627商业精英、成功人士7712.508社会上的英雄人物、典型人物6510.559网络红人62100610父母、朋友等身边的人609.7411思想家518.3012神灵152.4418. 在本次调查中,小语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文学作品中不少经典的形象也成为了一些同学崇拜的偶像,如孙悟空、保尔·柯察金、简·爱、鲁滨逊……请结合你阅读某书的体验,在所列形象中选择一个,分析他之所以成为偶像的原因。19. 小语撰写的小论文《初中生偶像崇拜的现状调查报告》在校园网发布后,引发了热议。九(1)班的同学们对“初中生偶像崇拜的利弊”这一话题,展开了一场辩论。作为反方辩手的小文,为本次辩论还收集了以下一则材料。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并联系表一得到的结论,帮助小文撰写辩词,阐述观点与理由。(80字左右)【材料】在当下中国,这种粉丝现象已经被商业资本极致化地利用了起来,有组织地形成了一些偶像的粉丝团。本来一种自发的、正常的青少年心理崇拜现象,在形成组织以后,这些组织或团体就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实施一些商业行为,甚至是其他非理智行为。如鼓励他们购买明星代言的产品、为明星“刷流量”,甚至集体为一个明星去语言攻击另外的人或者团体。四、写作(60分)20 题目:凡人微光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