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试卷网 > 中考模拟卷 > 温州中考一模试卷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一模科学试卷及答案(含答案解析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4-12-28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一模科学试卷及答案(含答案解析版)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一模科学试卷及答案(含答.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3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学业品质抽测调研科学试题试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Zn-65Cu-64Fe-56Al-27Na-23C-12O-16S-32Ba-137C1-35.5H-1;3.全卷g=10N/Kg: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A. 甲:用杠杆示意图来表示人体手臂中杠杆——模型法B. 乙:将形变的弹簧具有势能和相互作用的分子也具有势能进行对比——微小放大法C. 丙:用小球下陷的深度来反映小球重力势能的大小——转换法D. 丁:用10欧姆的电阻来代替两个5欧姆的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等效替代法今年冬天各地文旅宣发,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打卡,最出圈的是哈尔滨旅游热。冬季景观中蕴含大量的科学原理,请回答2-4小题:2. 如图所示为清除屋顶积雪的简易设备,用该设备的长柄将尼龙布料伸入到积雪下方,积雪就会立即自动顺着尼龙布布料滑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积雪受到向下的拉力而下滑B. 积雪受到的支持力变小而下滑C. 积雪受到向下摩擦力而下滑D. 积雪受到的摩擦力变小而下滑3.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室外气温一般在-20℃以下,人们常把梨放到屋外冰冻成像石头一样硬的“冻梨”,吃之前再把“冻梨”放在0℃的水中“缓”下,缓好后的冻梨吃起来软糯多汁,更加清甜。关于冻梨的变化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缓梨过程中冷水结冰放热,使冻梨温度升高B. 缓梨过程梨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一定降低C. 梨冷冻过程只破坏了细胞壁,而使细胞液渗出D. 梨冷冻的过程只发生了化学变化4. 今年春节前有两场强冷空气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寒潮天气,温州市区也迎来大雪天气,其中大罗山局地积雪深度厚达22厘米。关于天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本次降雪量不应该计入温州全年的降水量B. 此次冷空气是由太平洋方向的东南季风带来的C. 寒潮通常伴随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现象D. 雨雪等天气主要发生在大气圈的平流层中5. 下列图示结构不是通过增加表面积来促进其功能的是( )A. B. C. D. 6. 如图所示凤凰飞天秀,凤凰正沿直线朝斜右下方匀速运动。用G表示凤凰所受的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凤凰”受力情况的是(  )A. B. C. D. 7. “化学链燃烧”是指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某“化学链燃烧”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空气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Cu2O+O24CuOB. X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高C. 与直接燃烧相比,“化学链燃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捕集D. 等质量的甲烷直接燃烧比“化学链燃烧”消耗氧气多8. 某小组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绘制其结构简图并标注名称。下列简图中正确且符合生物绘图基本要求的是( )A. B. C. D. 9. 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所示),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忽略杆的质量),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如图杠杆中“权”的质量小于“重”的质量B. “权”和“重”增加相同的质量,A端会上扬C. 增大“重”时,应把“权”向B端适当移动D. 若将提纽O向B端移动一些,杆秤的测量范围将变小10. 某兴趣小组在研究Zn-Cu合金、Zn-Fe合金、Fe-Al合金、Fe-Cu合金时,发现其中一种合金9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了0.4g气体,该合金可能是( )A. Zn-Cu合金B. Zn-Fe合金C. Fe-Al合金D. Fe-Cu合金A. 实验前图1瓶中装水的主要作用是吸热并吸收五氧化二磷B. 图1中表明氧气含量的现象是瓶中水面上升至1左右C. 图2中a点到b点是由于反应产热使瓶内压强增大D. 图2中b点对应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12. 如图表示玉米的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曲线。为提高玉米的产量,最适合的种植密度是( ) A. aB. bC. cD. d13. 下表是NaCl、KNO3在20℃和80℃温度时溶解度。温度/℃2080溶解度/gNaCl36.038.4KNO331.6169实验室有一包不纯的KNO3样品180g(含有少量NaCl),为提纯KNO3,同学们采用如下图所示方案,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所得固体中未检测出NaCl残留,则理论上(只考虑温度对溶解度大小的影响)原样品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至少为( )A. 78.7%B. 17.6%C. 80%D. 93.9%14. 如图所示小球在光滑轨道上的a点静止自由释放,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没有离开轨道,关于小球的运动过程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不能到达f点B. 小球越过c点时的速度为零C. 小球运动过程中动能不断增大D. 小球还能回到a点15.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U恒为6V,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至B端的过程中,图乙是电压表的示数U随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图丙是滑动变阻器的功率P随其两端电压U的变化关系,图丁是效率(即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与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随滑动变阻器电阻R(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B端时的电阻表示为R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5ΩB. 丙图b点时R的电阻为5ΩC. 乙图阴影部分面积为2.88WD.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6Ω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8分)16. 正确认识人体能帮助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如图是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标号①②③表示人体的一些器官,a~g分别表示部分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消化道中的_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2)图中器官②属于___________系统中的器官。(3)冬季饮水较少时,尿液排出量也基本正常,是因为_________;A.人体可以从食物中吸收水分 B.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水分C.冬季汗液量减少 D.人体呼吸过程也会排出水分(4)在a~g的生理过程中的哪一项参与血糖调节:___________(填字母)。(5)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囊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___________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17. 古代发明的点火器如图甲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易燃艾绒。猛推推杆,筒内气体温度升高,艾绒温度达到着火点随即燃烧。(1)筒内气体温度升高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2)推杆过程与下图乙中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_________(选填字母)冲程相同。18. 思维模型是依据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建立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能引导有序思维、增进深度理解,促进问题解决。小明建构了“物质除杂”的思维模型(如图)。(1)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用磁铁吸引除去。该方法属于上述模型中的___________(选填:“分离转移”、“反应转化”)。(2)上述模型中“不增不减”是除杂的一般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质量。为除去氯化钠中的杂质氯化钙,小明采用反应转化的方法,加入适量碳酸钠,请判断小明选择的试剂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3)不另外增加其他试剂,小明要判断氯化钙已经完全除去,请写出简要操作:将反应后的溶液静置(或过滤),取上层清液少许放入试管,___________。19.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气体,D是无色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自然界中B、D可以相互转化。A、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常温下都是液体,F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C是黑色固体。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2)E→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3)自然界中B、D的相互转化,是通过植物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来实现的。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20. 如图所示,汽车设计与生产时,都会进行复杂性较高的汽车安全碰撞试验项目。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动能越大,破坏力越大。汽车的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斜面、钢球、木块等器材进行了模拟碰撞研究,实验现象如甲、乙、丙图所示。(2)某资料显示:抛出的篮球的动能约30J,飞行的步枪子弹的动能约5000J。小明得出质量与速度这两种因素中,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更大。请对此做出评价:___________。(3)车的动能越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需要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更长,危险性更大。列举与此相关的交通规则:___________。21. 某科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反应”,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1)如图一,向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继续滴加稀HCl可观察到红褐色沉淀消失,若以此现象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2)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反映了离子浓度的大小。往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Cl过程的电导率测定结果如图二,图中OB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3)为了进一步寻找酸和碱发生反应的证据,同学们对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其中A为温度最高值,B点为电导率最低值(如图二)。请结合图中实验情况,对A、B所对应的时间没有完全重合做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22. 草莓在自然条件下很快就会出现萎嫣、干瘪等影响品质的现象,且不耐贮存,草莓的重量损失程度是评价草莓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查阅资料表明:草莓表面有类似于叶片气孔的结构,在草莓采摘后贮存过程中,草莓细胞依然保持活性。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贮存草莓的最佳温度,结果如图1和图2。 注:4℃模拟冰箱冷藏温度,15℃模拟冬季窗边温度,25℃模拟冬季室内温度(1)根据图1实验结果,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2)进一步研究图2发现,草莓在25℃条件下重量损失程度远大于其他组,请结合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3)为减少草莓重量损失,你对在家庭日常条件下贮存草莓的建议是:___________。四、解答题(第23小题3分,第24小题8分,第25小题7分,第26小题6分,共24分)23. 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信号采集器。(2)复位后用棒槌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受。(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毫秒(1毫秒=0.001秒。)(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___________毫秒。(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均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猜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他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如果的确是“温度越高,声速越小”,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 有一种电加热恒温箱,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控制电路由电压U1=6V的电源、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R线=20Ω)、滑动变阻器R0(50Ω 1A)和热敏电阻R1组成:工作电路由电压为U2=220V的电源、阻值为48.4Ω的电热丝R2组成。当控制电器中的电流达到0.05A时,衔铁被吸下来,触点处断开,工作电路停止工作,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小于0.05A时,衔铁被弹回,触点处接通,加热电路正常工作。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2)工作电路正常工作1min,电热丝R2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__焦。(3)通过调节控制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0接入电路阻值,就能调节恒温箱中需要设定的不同温度,则恒温箱能够设定的最高温度值是多少?(写出解答过程)( )(4)若要提高恒温箱能够设定的最高温度值,请说出两种改进方法。________。25. 向一定质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请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2)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解答过程)(3)d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26. 如图甲是用来打捞一封闭货箱的模拟装置设计。已知货箱重2500牛,货箱高2.5米,动滑轮重500牛,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米/秒。在水面上用超声测位仪向水中垂直发射声波直至遇到货箱后返回,测位仪用时0.02秒收到回波。货箱在水面下匀速上升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600牛。(注:不计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体积,g取10牛/千克,ρ水=1.0×103千克/米3)求:(1)货箱在水下的深度是____________。(2)货箱在水面下匀速上升,则货箱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货箱的体积是___________。(3)若货箱提升速度恒保持1米/秒,出水后继续提升5米,乙图表示整个过程中F拉绳的功率P和货箱匀速被提升的距离关系的坐标图,请补充图中P1和P2的数值:P1=____________W;P2=__________W。(4)出水前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出水后的机械效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