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试卷网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4-11-02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立即下载Word高清文档,无水印,可编辑和直接打印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班级: 学号: 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抄写题。1. 请用楷体将以下句子抄写在横线上,做到正确、端正、美观。人活着就要给社会添上一点光彩,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巴金 2. 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元宵佳节,一场钱塘江畔的烟花灯光秀引爆杭城。yè mù降临,人们从四面八方huì jí而来,wéi kǒng稍一dān ge就错过这场表演。当夜空中百花齐放的时候,人群fèi téng了,欢呼声、惊叹声此起彼伏。夜空璀璨,江影huàng dòng,火树银花之中jì tuō着人们最淳朴的xīn yuàn;愿新的一年wàn xiàng gēng xīn,国泰民安。选择题3. 下面词语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衣襟(jīng) 拨弄 通宵 焉知非福B. 惆(chóu)怅 惊惶 防御 思空见惯C. 间(jiàn)断 斗篷 严峻 技高一筹D. 瘦削(xuē) 书藉 缝隙 暴露无遗4. 毕业典礼上,老师给同学们赠言:“桐花万里丹山路,chú凤清于老凤声。”根据字典解释,这句话中“chú”字的正确书写应该是( )A. 雏chú 幼小的鸟,生下不久的:~鸡。~燕。B. 刍chú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秣(饲养牛马的草料)C. 躇chú (踌~):犹豫,拿不定主意。D. 滁chú (~河)水名,源出中国安徽省。流至江苏省入长江。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小说中,首屈一指的当推曹雪芹的《红楼梦》。B. 这次艺术节比赛中,我校舞蹈队表演节目以最高分摘得桂冠。C. 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张老师的论文观点拔得头筹,在同行中引起了争鸣。D. 我们公司凭借人才和技术,生产的手机在市场上独占鳌头。6. 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下列作品中哪一幅是他的楷书代表作《三门记》?( )A. B. C. D. 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 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B. 贝琪直到星期天才能够到户外走走,看上去好像得了一场大病似的。C.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D.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8. 几位同学在整理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收获,其中不太准确的一项是( )A.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时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中。B. 读作品梗概,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主要内容。为了节省时间读更多书,我要多读作品梗概。C. 边读书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及时记录读书心得,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D. 成长纪念册可以用“编年体”或“栏目式”来整理,最好能体现自己的独特个性与创意。9. 根据提供的语境填空或选择。(1)【诗中有情】重阳佳节,孤身一人,王维以“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身在他乡对亲人的思念;春雨如酥,春草萌发,韩愈不禁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抒发了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平沙万里,明月当空,李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怀才不遇的愤慨。(2)【名句警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以避免“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的境况;莫等需要用到知识的时候,才醒悟: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10. 下列诗句所描写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是( )A.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B.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C.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D.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第二部分:阅读鉴赏阅读《今天你“低碳”了吗?》,完成小题。①现在,“低碳”无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之一。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②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一个人节约一度电、一杯水,意义可能并不显见,但是,人人都自觉践行,汇聚起来,其效益就不可低估。以塑料袋的使用为例,仅限塑令实行后的一年间,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2/3左右,相当于节约石油240万——300万吨,减排了二氧化碳120万——150万吨。再以夏季提倡的调高空调温度为例,据测算,当空调从24℃提高到26℃,仅北京就可以节约4亿度以上的耗电量,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③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环保理念。当下不妨先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做起——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每天可减少48克碳排放量;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乘坐汽车减少1700克的碳排放量……低碳生活不仅能够精确计算出人们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能够以自己的生活细节的改变来证明:气候变化不只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11.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当空调从24℃提高到26℃,可以节约4亿度以上度电量,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 )(2)从2008年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要求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 )(3)“今天你‘低碳’了吗?”这个题目中带引号的低碳含有“低碳生活”的意思。( )12. 什么是“低碳生活”?请根据短文内容,给“低碳生活”下个定义。“低碳生活”是指_________________。13. 短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14. 这篇文章表达的中心意思是哪一句( )A. 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B. 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C. 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环保理念。D. 气候变化不只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王子与贫儿》,完成小题。目录第一章 王子和贫儿的诞生第五章 汤姆当玉子第三十一章 新王出巡受贺第二章 汤姆的幼年时代第六章 习礼第三十二章 加冕典礼第三章 汤姆和王子的会见……第三十三章 爱德华当了国王第四章 王子开始遭难第三十章 汤姆的进步尾声【节选】(有删减)后来,终于到最后一项仪式了。坎特伯雷大主教把英国的王冠从垫子上捧起来,举在即将受礼的国王汤姆·康第头上……正在这令人难忘的时刻,一个惊人的身影闯入教堂里来了。那是个男孩子,没戴帽子,鞋袜都不像样子,身上穿着一套到处破成了布片的粗布平民衣服。他庄严地举起手来,那种神情与他那副满身油污的可怜相是很不相称的,同时他发出了一声警告。“我不许你们把英国的王冠戴在那个假冒的国王头上,我才是国王!”立刻就有几个愤怒的人伸手抓住了这个孩子;但在同一瞬间,汤姆·康第穿着他那一身帝王的服装,迅速地向前走了一步、用响亮的声音喊道:“快放了他,不许乱动!他的确是国王!”“不要听陛下的话吧,他的毛病又发作了,把那野孩子抓起来!”摄政王(代国君处理政事的公爵)用一种权威的声调喊道。全场都吓瘫痪了,谁也不动,谁也不说话。只见,汤姆·康第满脸喜色地跑过去,在那个孩子面前跪下来说:“啊,国王陛下,让允许我首先向您宣誓效忠吧,请您戴上王冠,恢复王位吧!”盯着这新来的孩子的脸,大官们惊讶极了。他们互相望了一眼,不知不觉地后退了一步,“他怎么跟国王这么相像,真奇怪!”摄政王不知如何是好,沉思了一两分钟,走到那个孩子面前,严肃而又恭敬地说:“请您恕我冒昧,我想问您几个问题……”“我可以回答,公爵。”公爵就问了许多问题,有关于朝廷的,有关于先王的,有关于王子和公主们的。这孩子都回答得很正确,而且毫不迟疑。他向这个衣衫褴褛的候补国王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国玺在什么地方?”这只有真正的前太子才能回答得对。那孩子从从容容说:“这个谜根本没有什么难解。”然后,他就转过脸去向圣约翰勋爵发了一个命令。过一会儿,圣约翰勋爵回来了。大家静得连气都不敢出,每个人的眼睛都盯着他。他走到教坛上,踌躇了一会儿,向汤姆·康第走过去,行了个深深的鞠躬礼,说:“陛下,国玺不在那里!”……阅读链接:《王子与贫儿》,又名《王子与乞丐》,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描写了一个贫苦儿童和一个富贵王子交换社会地位的故事。爱德华王子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汤姆靠乞讨为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交换了身份,在交换身份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也经历不一样的成长。这部小说以贫儿在王宫的生活经历和王子的流浪生活为两条线索,折射了人性的良善、正直和勇气。15. 由情节推测,节选片段最可能是出自本书目录中第( )章的内容。16. 作品的字里行间暗示着那个衣衫褴褛的流浪儿可能是真正的王子。请从上述所有材料中,尽可能多地找到不同信息证明。(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阐述,并标上序号。如:①汤姆·康第承认流浪儿是真国王) 17. 关于文章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野孩子”“新来的孩子”“衣衫褴褛的候补国王”等称呼的变化,表达了人们对这个孩子的不同态度。B. 摄政王不断提问是为了制止流浪儿成为王位继承者。C. 我猜测:“陛下,国玺不在那里!”之后,又将掀起新波澜。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引发了读者的阅读期待。D. 有人说,《王子和贫儿》是马克·吐温送给全世界孩子的礼物,一个关于良善、正直与勇气的人生寓言。18. 文中有两处划横线的句子,请选择其中一处,分析汤姆。康第是个怎样的孩子。 19. 《王子和贫儿》与“快乐读书吧”推荐的《骑鹅旅行记》《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共同点错误的项是( )A. 这几本外国名著都讲述了主人公奇妙而曲折的人生经历。B. 它们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还有复杂的内涵,越读越有乐趣。C. 所有故事的结局主人公都从幻想回到了现实。D. 阅读这类名著,如果结合名著的写作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阅读《爱美》,完成小题。①20世纪80年代的小镇,时尚还没有光顾这里。小女孩们,至多穿一条简简单单的布裙,不好意思转圈,甚至不好意思照镜子。更多的时候,只穿长裤,在泥地里用力奔跑。②姑姑是个裁缝,那时在上海工作。她来看奶奶,给我捎来一条半身裙。水红水红的几朵大花,开在奶黄色的绒布上,像极了黄昏下还一直开的粉芍药。直筒,长度刚刚遮起膝盖。③穿在身上,小小年纪,便觉得自己端庄得要命,连步子也不肯迈大,说话也有意压低嗓门儿。我在衣柜的镜子前,照了又照,穿着裙子,却像住在春天的花园里似的。在学校的朗诵会上,靠着它,我觉得自己挣足了目光。④女儿爱照镜子了。母亲当然是敏锐的,责令我不要再穿:小女孩还没到爱美的年纪,心思就歪了!不穿就不穿,哪怕看一眼,也会莫名兴奋啊;哪怕只是放在衣柜里,也叫身边的女孩羡慕不已。这样,就足够开心了。⑤美在小镇上还是“禁忌”,可我总是忍不住。花是乡间常有的,放学路上和小伙伴随手摘上几朵野花,不管好看不好看,把花戴在头上,站在镜子前,自得其乐。⑥少女,不一定懂得美,但一定懂得快乐。⑦衣柜一侧,有一排抽屉。最高的那个,母亲很少打开,于是,也就装满了我的好奇。时机一旦成熟,好奇心可就再也关不住了。⑧我搬来椅子,探进抽屉,却意外发现角落里的一串珍珠项链,白晃晃,亮晶晶。我围在脖子上,临镜照着,顾盼自赏。远远不够,还得换上好看的裙子,戴好项链,抬头扬眉,假装受万众瞩目。⑨终归是件提心吊胆的事,于是草草“谢幕”。项链,也要在被发现之前,“完璧归屉”。不想,戴时容易解时难,搭扣怎么也解不开了。心里一急,手下就更没了分寸,好像也没用多大力,项绳就被撕断了,大珠小珠落玉盘。⑩我慌张至极,心想:一顿痛打,恐怕在所难免。边边角角,一通寻找,也不知道找齐没有。匆匆忙忙穿回一串,次序也顾不上,挽个死结,送回抽屉……奇怪的是,此事竟然就此不了之,没了下文。母亲为何没发现,至今,仍旧是个谜。爱美,无疑是人的天性,可在美的蒙年代,也是少女忐忑的秘密。⑪如今,方才知晓,那美,原来不是一种需要,而是一种快乐。20. 文章围绕“爱美”写了“我”的哪几件事?这几件事中, (填写序号)写得比较详细,作者之所以要花大量笔墨写这件(这些)事,是因为 。21. 如果给短文的第②至④自然段配上插图,你认为画面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哪一组景物?写出你的理由。A.湛蓝的天空 灿烂的阳光 绚丽的花朵B.灰蒙的天空 夕阳的余晖 飘落的树叶我选( )组景物,因为____________。22. 阅读⑦-⑩自然段,梳理相关信息,体会作者自然流露的情感。23. 文章最后一句“那美,原来不是一种需要,而是一种快乐”理解最准确一项是( )A. 就像妈妈说的那样:小女孩不能太爱美,不然心思就歪了。B. 因为当时美在小镇上是“禁忌”,所以不被需要。C. 美是一种生活态度,只有永葆一颗爱美的心,才能获得快乐。D. 生活中并不需要美,只需要快乐就够了。第三部分:习作表达24. 习作。亲爱的同学,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一定有让你印象深刻、对你影响深远的人或事吧。作文本上红色波浪线,课堂上声情并茂的朗读,没完成作业时对你“恨铁不成钢”的批评……正是这个人,将你领进了语文学习的大门。绞尽脑汁写作文的“痛苦”、表演课本剧的“欢乐”、忘写作业时的“忐忑”……正是这些事,让你品尝语文学习的酸甜苦辣。请以“我的语文学习故事”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要求:(1)先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故事来写。(2)把故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并表达出真情实感。(3)题目自拟,习作中不出现真实校名及人名,字数在400字以上。参考答案1. 人活着就要给社会添上一点光彩,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巴金2. ①. 夜幕 ②. 汇集 ③. 唯恐 ④. 耽搁 ⑤. 沸腾 ⑥. 晃动 ⑦. 寄托 ⑧. 心愿 ⑨. 万象更新3. C4. A5. C6. D7. B8. B9. ①. 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 最是一年春好处 ③. 绝胜烟柳满皇都 ④. 何当金络脑 ⑤. 快走踏清秋 ⑥. 少年易老学难成 ⑦. 一寸光阴不可轻 ⑧. 少壮不努力 ⑨. 书到用时方恨少10. C11. ①. × ②. × ③. √ 12.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13. ①. 举例子 ②. 列数字 ③. 更能精准的掌握数据,突出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使读者更易理解 14. A15. 三十二 16. ①他庄严地举起手来的神情与他的可怜相很不相称。②流浪儿和汤姆长得很像。③流浪儿准确回答了公爵的提问 17. B 18. 第一句,汤姆·康第身穿帝王的服装,却放过让侍卫放了流浪儿,同时承认他是国王,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制造反差,从而刻画出汤姆·康第是一个不为权势所侵染、保持初心,善良正直的孩子。 19. C20. ②爱照镜子③偷戴母亲的珍珠项链③   更能突显出主题 21. ①. A ②. 这些景物更能带给人快乐 22. (1)我把珍珠项链围在脖子上 (2)慌张至极 (3)忙穿回一串,送回抽屉 23. C24. 略。

相关推荐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