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哨卡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2-08     回答:爱度老师

(1)选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

(2)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完成练习。

①“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句中“终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文中第3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突出了    

③“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一句中“惊愕”的意思是    。这是对将军的描写,他“惊愕”的原因    

(3)将军发现哨兵超过执勤年限规定时,表现是    ,当得知值勤的哨兵是团长的弟弟时,他的表现是    ,从中你体会到将军是一个    的人。

(4)“这儿是艰苦,可总得——”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上校会对将军说什么,先写下来。再结合上校安排自己的弟弟值守的做法,说说上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参考答案:

(1)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位将军和一位上校带着几个士兵,顶着寒冷,走到了高达5千米的海拔上看望哨兵。得知这位哨兵已经在这里待了3年多的时候,将军责罚了这位上校。最后知道这位哨兵就是上校的亲弟弟,将军眼里含着泪花,向哨兵行了个礼。

(2)①“终于”一词不能删去,通过细致描写将军往哨卡攀登时的艰难,衬托出哨卡的环境很恶劣,突出边防战士的艰苦。

②比喻 环境恶劣 哨卡战士的生活艰苦、意志坚强;

③吃惊而发呆 为上校的以身作则、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所深深震撼;

(3)非常生气 向所有军人敬礼 爱护战士,对部下要求严格;

(4)“这儿是艰苦,可总得有人坚守啊!”。他从军二十几年,长年在高原,还把最艰苦的岗位留给自己的弟弟,说明他是一个吃苦在前、舍己为人的人。

(5)最后一个自然段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一群军人”比作“群雕”,赞美他们无私奉献精神。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守卫边疆,毫无怨言,像雄伟的山一样,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