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标问答 > 阅读答案

敲门阅读理解及答案

浏览: 次     更新于:2025-01-21     回答:爱度老师

(1)读散文要发现“联结”之处。叙事散文“事”之发展与“情”之变化往往是有联结的,请按提示梳理与探究。

对敲门人的称呼
敲门人的行为
“我”的心理
   
不耐烦地拿门出气
苦恼、无奈
偷走“我”时间的贼
   
反感、对抗
蹲守的猎人
一直蹲守门下和楼下
   

通过梳理可知:敲门人的恶行一直在持续,“我”被骚扰的心理④   

(2)读散文要揣摩“反常”之处。请按提示分析下列句子。

①而来偷我时间的人却锲而不舍,连续敲打,我便由极度的反感转为欣赏:看你能敲多久!(不再反感却反而欣赏,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②可怜做我家门的木头的那棵树,前世是小媳妇,还是公堂前的受挞人,罪孽深重。(不可怜自己,反而可怜做我家门的那棵树,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3)文章开篇即说“我”最怕的是敲门声,请结合全文说说“我”害怕敲门声的原因。

(4)读散文要探究“重复”之处。文中两次引用明代陈继儒关于隐逸的话,是否显得赘余?为什么?

(5)贾平凹谈散文写作时说:“必须有自己的发现、识见,哪怕一点点发现、识见,但必须是自己的。”请在文中找出“我”对敲门的独到发现或识见,并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①敲门者②锲而不舍,连续敲打,敲敲停停,停停敲敲③惊心,不能独处。

“我”被骚扰的心理:从极度反感转为欣赏,感觉像是在地狱般痛苦,产生了想要逃离现实的愿望。

(2)①带有一定反讽意味的心理,表现了“我”对那些不断打扰自己时间的人的无奈和讽刺。

②通过可怜做我家门的木头的那棵树,来表达对那些不断打扰自己时间的人的愤怒和不满。

(3)①敲门声打扰了“我”的读书和写作;②敲门的访客给“我”带来许多麻烦;③“我”想要独处,但家居之门被敲打不绝,使“我”不能安心。

(4)①第一次引用是为了揭示自己不能隐逸的原因;②第二次引用是为了表达自己不被打扰的渴望。

(5)①将敲门声分为有规律和无规律两类,揭示不同敲门声背后的心理;

②把敲门人分为朋友和不想见的人两类,表达对朋友疏远、人事交往减少的哀伤。

官方QQ号:
兼职教师申请:
精品创作合作:
名师微信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官方账号:
心标教育公众号
心标教育APP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用户留言 | 招聘信息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4-2024 Phoenix E-Learning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心标教育 www.xbjy.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7013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202004869号
法律顾问:张律师 投诉建议:xzz001@vip.163.com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